孔祥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和重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提出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提升家校共育效果。班主任在平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教育學生培養優良品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可避免要和家長建立親密聯系。本文認為,班主任在構建家校共同體中,應自覺提高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創新溝通交流方式,在面對不同家長,要采取不同方法。
一、自覺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老師,其次是班級工作的領導和組織者?!叭嗣窠處煛边@四個字是光榮的,是充滿責任感的,教師和學生家長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就是專業能力過硬的體現。班主任首先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才會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信賴;其次,教師背負著培育祖國未來的重任,要做到有責任心、有愛心,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親切謙和,自信得體,展現新時代教師的魅力和影響力;當然,教師必不可少的還要有過人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學?,嵤路倍啵處熞屑o律、有組織的開展工作,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班主任是學生們最常接觸到的人,班主任的價值觀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班主任的品格影響學生的品格。所以,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為學生們樹立良好的榜樣。班主任要始終堅持多讀書,不僅讀專業知識的書籍,做到廣泛閱讀,了解各學科學習內容和社會上各方面的信息,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學習;還要通過互聯網平臺和全國不同學校的班主任加強交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貢獻力量;同時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有機結合,為學生的教育工作一起努力。而要真正落實家校共育,班主任和家長就要架起主動溝通的橋梁,班主任要發揮高尚人格魅力,圓融教學智慧,和家長朋友消除矛盾和障礙,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加強合作,把教育落到實處。
二、創新溝通交流方式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參與。因此,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積極挖掘和創造各種教育機會,引領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是當前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重要工作。
1.家?;ピL。開展家校互訪,可以進一步加強家庭和學校的相互了解、相互溝通,對協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班主任要將家?;ピL納入班級的一個重要工作來落實。班主任每個月要有家訪的計劃,同時也要有家長校訪的計劃。
2.新型通訊平臺。在當今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班主任和家長交流溝通的渠道也多了起來,電話、QQ、微信,這些平臺在時間上有較大的隨意性和靈活性,學生在校發生特殊情況,班主任可以隨時和家長聯系;家長如果想知道孩子的具體表現,也可以隨時和班主任取得聯系。班主任還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及時發布班級、學生的教育狀況,組織家長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
3.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一個家長就是一個資源庫,一個家長就是一門課程。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積極引導家長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參與學校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比如,可以邀請心靈手巧的家長到班級指導學生開展動手做手工、開展小制作、學烹飪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邀請交警家長為學生做一場交通法規講座,增強法治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家長進課堂”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更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同時也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真正起到合作共贏、共促共進的效果。
三、因人而異,對待不同類型的家長
每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素養、教育程度、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態度都不盡相同,班主任要靈活處理好和不同類型家長溝通的方法,充分尊重和理解對方,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1.漠不關心型。這類家長由于平時忙于事物或工作,對孩子完全不關心,幾乎不與班主任溝通,也不會提任何意見。很多所謂的“問題生”就成長在這樣的家庭里。面對這樣的家長,不可掉以輕心,否則一旦出問題就會怪罪于班主任。對于這樣的家長,班主任要時常跟他們保持聯系,引導家長關注孩子、關注教育,力爭讓家長成為我們工作的有力助手。
2.過分溺愛型。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捧在手里怕摔,含在手里怕化,生怕孩子受苦受累。這些家長往往對學校百般挑剔,總是會提出這樣那樣的意見和建議。對于這樣的家長,我們不妨從我們自身做起,注重溝通技巧,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改進意見,一步一步改變他們的觀念。
3.強硬莽撞型。有些家長態度比較強硬,缺乏耐心,一旦孩子在教育上出現什么問題,不能冷靜處理,常常會采取過激的行為。這類家長盡管不多見,但處理不好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班主任要與這類家長多溝通,用耐心、誠懇贏得他們的尊重。交流時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積極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多讓他們站在理解老師的立場,爭取贏得他們的信任,說話時多采用商量的語氣,多從提出建議的角度溝通交流,一起商量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雙方達成共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可以看出,班主任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細心、耐心、誠心、真心,就一定能和家長和睦相處,彼此才能互相理解和支持,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健康成長提供強大的支持和保護屏障。
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多,對細節要求高,承擔著對孩子們教育的重要責任,更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紐帶和橋梁。因此,班主任不僅要重視與家長的溝通,更應該知道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只有構建好家校教育共同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作用,才能確保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