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程戎
1.重視聲樂學習前的準備工作。重視聲樂學習前的準備工作包括了解自身的生理條件、嗓音條件、興趣愛好以及選用適合自身條件的曲目;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創(chuàng)設(shè)音樂情境的準備。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初級程度的學生你卻選擇了高級程度的歌曲如《蒙古人》《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長》,那么將會損傷自己的聲帶、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喪失歌唱的信心。同樣,如果你是一個高級程度的學生卻選擇了低程度的歌曲比如《小星星》《歌聲與微笑》,那么將無法展現(xiàn)自己美麗的歌喉,從而喪失對聲樂的學習興趣。
2.重視聲樂學習的反復訓練。聲樂學習能培養(yǎng)感知能力、欣賞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等。聲樂學習就要想辦法讓自己聲情并茂地演繹歌曲。我聽過一次聲樂課,孫老師選的歌曲是《雁南飛》。他很重視學生對發(fā)聲、吐字的訓練。孫老師在處理發(fā)聲、吐字的訓練時,注意范唱,特別是對難以把握的重點樂句進行糾正,示范演唱。而我在強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術(shù)問題的處理過程中不完美,可是孫老師善于通過有目的的強化訓練去加以解決。他這一做法很受用,因為正是這樣的強化訓練,才能體現(xiàn)聲樂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性。
重視聲樂技巧的學習是做到聲情并茂的基礎(chǔ)。聲樂是一門技術(shù)活,聲樂技術(shù)的學習,就是啟發(fā)學習者通過思維活動去把握發(fā)聲機能,做到能正確、科學地發(fā)聲。每個人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建立正確科學的符合自己聲音特點的發(fā)聲體系。發(fā)聲時要注意要考慮喉器的位置、氣息的運動、軟腭在不同音高時的狀態(tài)、舌根舌頭的運動、下巴運動、張嘴以及人身體的配合等。同時在發(fā)生訓練的時候謹記一條總的原則:聲音通暢,氣息流動,音色優(yōu)美,自然動聽,有音量而不傷嗓。比如在《雁南飛》的聲樂學習中,進行以下發(fā)聲訓練:4/4 X - - - ‖X 0 X 0 X 0 X 0 ︱X - - - ‖s s s s s s。為了保證氣息流暢,需要在技巧上進行到位的操作:首先讓身體自然直立,把兩肩放松,再吸進適量氣息,注意深的呼吸支點以及呼氣時均勻穩(wěn)定,進而體會腹肌與橫膈膜共同控制下的氣息狀態(tài)。運用聲樂技巧的,做到氣息的流暢,氣息流暢了,聲情并茂就有了基礎(chǔ)。
作品所體現(xiàn)的情感是聲樂學習的靈魂,是獲得聲樂審美感受和體驗的依據(jù)。只有重視作品所蘊含的情感,才能通過情感體驗將作品內(nèi)在的情感聲情并茂地演繹出來。歌曲《伴隨著你》,在聲樂學習中做到聲情并茂就要把握作品的情感,將自己幻化成希達和巴斯,置身于凄美的意境中,體驗?zāi)欠N淡淡的憂傷,聲情并茂地演繹在布滿荊棘坎坷的人生路上,懷揣一顆勇敢的心,一個堅毅夢想,揚起希望,走向美好明天的堅強形象。在聲樂學習中,運用歌唱技術(shù)的各種技巧,產(chǎn)生與內(nèi)容相符合的聲音,以聲音的變化為媒介、手段,傳達美感和情感,做到聲情并茂。能夠演繹得聲情并茂的作品一定是貼近生活的,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心聲,這種貼近自身生活作品的立意與情境對自身才會有深刻的感染力,才能會使之心靈萌發(fā)聲情并茂的種子。
聲樂學習中的綜合能力包括思維能力、鑒賞能力、心理調(diào)控能力等。聲樂學習中聲情并茂最終是通過運用這些綜合能力展現(xiàn)出來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歌唱心理的調(diào)控力。只有克服來自心理方面的種種障礙,才能真正學好聲樂藝術(shù)。比如《大海啊故鄉(xiāng)》要演繹得聲情并茂,需要綜合運用各種能力。首先要鑒賞海的音樂形象,再思考人們對故鄉(xiāng)的美麗情懷,繼而運用心理調(diào)控的能力,聲情并茂地唱出熱愛大海,熱愛故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學習過程中還要運用技巧對歌曲進行處理,以便能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為了體驗情感,你必須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并結(jié)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用準確的情感演唱全曲。傳統(tǒng)的聲樂學習是老師教一句,學生跟唱一句,學生完全不會運用技巧,也不能主動體驗作品的情感,更不會綜合運用各種能力把作品聲情并茂地演繹出來。這樣的聲樂學習壓抑了演唱者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違背了音樂審美學習的規(guī)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在參與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運用恰當?shù)募记桑瑴蚀_的情感、通過心理調(diào)控能力去把握作品,讓聲樂課堂成為聲情并茂的歌唱。在聲樂學習中做到聲情并茂,不但要運用思維能力,更要學會運用鑒賞能力和心理調(diào)控能力。
在聲樂學習中做到聲情并茂決定了它的技術(shù)性與實踐性。做好聲樂學習是音樂學習本質(zhì)的自然回歸。在聲樂學習中如何做到聲情并茂,仍需在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去嘗試,去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