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南昌恒大豫章附屬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想讓學生提高綜合素養,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對于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師來講,應當改變原有的數學教學模式和單調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鼓勵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也鼓勵學生在理解數學的同時培養數學生活化思維,這是當前國民關注的教育思想,也是實現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教育目標的必經之路。
小學數學生活化,指的是小學數學教師采取一定的方法,促使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利用自己的數學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小學數學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1]。
新課改實施之后,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發生了一些轉變,開始在教學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的觀念,而不是只關注知識的傳授。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講課過程中,有的教師照本宣科,很少使用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小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將教學課堂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理解力,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社會知識的拓展,使得其在進入社會時有獨特的優勢。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而言,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應用于數學課堂中,學生會覺得很熟悉,能夠減輕學生的壓力感,教師講解起來也更加方便。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鍛煉,對數學知識的運用也會更加靈活。
近些年來,教師和家長都開始提高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與數學生活化的相關研究也逐漸增多,雖然很多學者都對數學生活化的內涵和意義以及數學與生活化的聯系進行了分析,但是,小學生將數學技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頻率還不是很高,要想真正落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教師應該拋棄“滿堂灌”“填鴨式”的知識教授方式,實現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的目標,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死板生硬,缺乏活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是通過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得到提高,為學生以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想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應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問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小學數學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專注于改善課堂效果,總結教學經驗,并積極反思和提高自己,發揚教師的敬業精神。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現狀和問題,總的來說可以歸結成以下幾點:(1)有些教師只傳授知識,“教學”和“使用”沒有緊密結合起來,學生不知道如何應用所學知識。(2)部分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只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關注數學技能的培養和提高。有些教師過于注重課堂內容的完整性,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征。(3)部分教師建立的教學情景單調,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遠離學生實際生活,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要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創設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場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教師和家長都過于注重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而忽略了素質的培養,過于看中考試成績,強調知識輸入,忽視技能挖掘,導致學生“高分低能”。許多學生不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營造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思考生活,使得課堂教學中充滿生活氣息,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了解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盡管教育部門對小學數學課本進行了多次修改,但是部分地區的課本選材不當、內容脫離生活實際等問題仍然存在,課本選編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軌。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避免將學生培養成書呆子,教師和學校必須改變教學方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此外,教師還應選取切合學生現實生活的數學知識,針對如何應用這些知識進行講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案例解釋抽象的數學內容,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問題反饋,也可以讓學生做出推論,教師進行總結。
大多數的小學生還未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體系,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指導,教師要避免讓學生形成僵硬刻板的思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生活化氣息的練習題,如: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的教學環境和數學訓練,以鞏固學生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識別人民幣面值”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真實購物場景,并通過買賣商品來提高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認識和掌握。這種生活教學和培訓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它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真正的意義。
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學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敏感性,生活中也存在許多數學問題和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來研究生活中的問題,與他們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奧秘。例如,在幫助父母組織家庭書籍時,學生可以使用自己所學到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方法來更快、更有效地計算每項費用,還可以檢查書中的錯誤,從而真正做到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技能[2]。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以“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務生活”為主要宗旨,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我國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動力,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通過各種數學和生活經驗獲得更多知識,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這將對我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