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蓮 張麗英 宋明芬 江慧青 毛洪京



[摘要] 目的 對精神專科醫院感染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為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提供依據。 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與前瞻性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對某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住院及出院的9838例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病例進行調查監測。 結果 共計發生醫院感染146例,感染率為1.48%;感染相關死亡病例5例,約占3.42%;不同科室間醫院感染發生率有所不同,以老年精神科發生為高發科室,感染率為3.50%,心身科感染率最低,為0.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為主,占67.1%,其次為上呼吸道(16.44%)、泌尿道(11.64%);病原學檢查141例,病原學送檢率為96.58%,陽性率為19.18%,分離到病原菌67株,以革蘭陰性菌為主。 結論 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 精神專科醫院;醫院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 R197.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29-0128-04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sychiatric hospital
XU Lianlian ? ZHANG Liying ? SONG Mingfen ? JIANG Huiqing ? MAO Hongji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Sciences, Ha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Hangzhou ? 3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fection in psychiatric hospital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and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were combi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9838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discharg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 in a third-grade psychiatric hospital. Results A total of 146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ccurred, with the infection rate of 1.48%. There were 5 cases of infection-related deaths, accounting for 3.42%.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was differ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was high, with the infection rate of 3.50%.The psychosomatic infection rate was the lowest, accounting for 0.09%.Th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ere mainly in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67.1%, followed by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16.44%) and the urinary tract (11.64%). There were 141 cases of pathogenic examinations, and the pathogen examination rate was 96.58%,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19.18%. And 67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isolated, mainly Gram-negative bacteria. Conclusion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by further strengthening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aking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Psychiatric hospital;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醫院感染與醫院相依共存,并隨著醫學的發展而日益突出,成為影響醫院人群健康的全球性問題。精神病患者作為一個特殊的醫療群體,由于其自身在知覺、情感、意志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功能損害,造成患者自我防范能力減弱,預防教育難度增高,是醫院感染的高發人群[1-2]。加之精神病患者住院周期相對較長,且活動區域較為集中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醫院感染風險的增加[3-4],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延誤了病情,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給患者家庭、醫院、社會帶來較大影響[5-6]。因此,重視預防與控制精神專科醫院院內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不僅是提高治愈率、減少致殘率的重要措施,更是減輕社會經濟負擔、創建和諧醫院關系不可回避的關鍵舉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變化巨大,各種社會心理因素造成的壓力逐漸增大,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精神疾病譜系也在發生變遷,醫院感染發生的影響因素也隨之發生改變。因此,有必要對精神專科醫院的患者進行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積極探討精神專科醫院感染的特征,合理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這對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率,加快患者康復至關重要[7]。本研究對某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感染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為精神患者的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精神科、老年科、心理科等共計12個科室的住院患者9838例,其中男5411例,女4427例,年齡16~83歲,平均(43.59±13.18)歲,住院時間3~98 d,平均(35±23)d。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經2位精神科主治及以上精神醫師明確診斷為精神類疾病,排除入院時即有感染存在或入院時已處于感染潛伏期的患者。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參照衛生部2001年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8],從2017年1月起采用回顧性調查和前瞻性監測相結合的方法,由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查閱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期間住院患者資料,開展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醫院感染病例由主管醫師確診填報,醫院感染專職人員負責核查、登記,調查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城鄉、感染時間、感染部位、疾病診斷、住院時間、有無侵襲性操作、感染預后等。對臨床確診醫院感染的病例,按規范采集患者的病原學標本,送至院內檢驗科進行檢測,按衛生部《微生物操作規程》進行常規分離培養鑒定,若連續兩次培養出同一菌種則確定為感染病原菌。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實行雙錄入核對,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醫院感染率、病種發生率、科室發生率、感染部位等計數資料采用描述性統計。
2 結果
2.1 感染率與感染相關死亡率
調查期間9838例住院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例數146例,感染率為1.48%,漏報4例,漏報率為2.74%,感染相關死亡例數5例,死亡率為3.42%。見表1。
2.2 感染科室分布
醫院感染高發科室為老年精神科,占3.50%,其次為精神救助科、普通精神科,心身障礙科發生率最低,為0.09%。見表1。
2.3 感染部位分布
146例醫院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最為多見,占67.1%,其次為上呼吸感染、泌尿系感染。見表2。
2.4 感染病原菌分布
146例醫院感染病例中送病原學檢查141例,標本來源主要為血液、痰液、糞便等,病原學送檢率為96.58%,陽性率為19.18%,檢出病原菌主要為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及生活方式變化巨大,各種社會心理因素造成的精神壓力逐漸增大,精神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精神障礙疾病負擔日顯嚴重。醫院感染發生因素也隨著精神障礙疾病譜系的變遷而隨之發生改變。本調查顯示,9838例住院精神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146例,醫院感染率為1.48%,遠低于WHO調查綜合性醫院平均9.00%的醫院感染率[9],亦低于綜合醫院精神科4.08%的醫院感染率[10],這可能與精神專科醫院病種以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焦慮障礙、癡呆及人格障礙等為主、病種相對較少,合并基礎疾病輕,手術及侵入性治療操作少有關;但高于賴成美等[11]報道的精神專科醫院0.97%的醫院感染率,這可能與本調查中老年精神科患者數量較多,占比超過34%有關。本研究顯示,老年精神科患者醫院感染率顯著高于其他科室患者,分析原因可能與老年精神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臥床時間長,合并基礎疾病相對較多,進而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對感染及其他應激因素的反應能力下降,更易發生或繼發醫院感染[12-13]。這為醫院感染管理控制部門指明了工作方向,做好老年精神科等重點醫院感染高發科室的院感管理控制工作,就能進一步降低醫院感染率。本調查結果中,醫院感染漏報4例,漏報率2.74%,漏報率較低,這說明醫院感染管理監測控制方法尚得力,但亦提示除外疾病、患者角度加強醫院感染控制,尚需強化精神專科醫院醫護人員自身培訓,使其醫院感染防控意識提高,積極主動的將醫院感染病例上報,避免漏報,醫院內開展目標性監測,全方位監控,及早進行干預,以便更好的做好醫院感染防控工作。
本調查結果進一步顯示,感染部位分布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占醫院感染的67.1%,其次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與于云彩等[14]報道相一致,這可能與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精神病院封閉式管理有關。精神病患者多需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多種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會造成患者的血液白細胞計數降低,使機體正常防御機制受損,抵抗能力減弱,易發生醫院感染;抗精神病藥物多會影響消化系統,使唾液分泌增多、咳嗽吞咽反射減弱;而抗精神病藥物影響泌尿系統時,則會導致尿潴留,這均增加了醫院感染的發生[15]。現有精神專科醫院住院患者多采用封閉式管理模式,尤其是對重性精神疾病伴有興奮、違拗、躁動及強烈自殺意念的患者,其自由活動空間及范圍狹小,住院周期相對較長,再加上住院人員相對密集,通風不良等因素容易形成交叉感染[16],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時播散更為廣泛,使醫院感染率顯著升高。因此,為避免住院患者出現醫院感染,對抗精神病藥物應進行合理使用,減少不良反應;對住院病房環境進行改善,加強病區內通風換氣,定期消毒,預防患者間出現交叉感染;縮短患者住院周期,積極實施對癥治療,實施目標性監測,提高醫院感染管控力度。
本調查結果顯示,不同科室間醫院感染率有所不同,差異具有顯著性。老年精神科醫院感染率最高,心身障礙科發生率最低,這與湯劍平等[13]報道相一致,這可能與心身障礙科精神疾病病種相對較輕,多采用開放或半開放式管理,病房環境改善等因素有關[17],這亦與前述改善封閉式病房住院環境等的醫院感染預防管控措施相統一。
本研究醫院病原學送檢率為96.58%,陽性率為19.18%,這與綜合性醫院的調查結果相似[18],研究發現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菌感染為主,這與其他醫院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和其他真菌感染較多見的報道[19-20]略有不同,提示精神專科醫院感染致病菌較綜合醫院存在差別,這可能與本研究以呼吸道感染為主有關,考慮主要原因為精神患者病區居住環境通風不良,患者生活較為集中、活動受限等,也可能與精神患者免疫功能受損,缺乏必要的免疫力有關。因此,改善精神患者住院居住環境,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盡快控制精神癥狀,減少住院時間,縮短住院周期,開展專業化的康復技能訓練,增強身體抵抗力,也是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舉措。同時應強調送檢病原菌和藥敏試驗的重要性,提高送檢率,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盡量減少相關因素導致的醫院感染病例,控制醫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