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太平
摘 要:本文作者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通過案例分析法論述了同伴批改(Peer Grading)和同伴反饋(Peer Feedback)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關鍵詞:Peer Grading;Peer Feedback;英語寫作教學;積極作用;局限性
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上課老師通常會采用writing strategy introduction,task-based workshop, case study, structure writing,sample reading and modeling ,peer grading and peer feedback 等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和評估,這些方法各有所長,本文重點介紹peer grading 和peer feedback 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的用法和功能。
一、 Peer grading 和peer feedback的定義
寫出一篇好的作文需要經過構思、擬稿、初稿、修改和定稿等步驟。peer grading,peer feedback作為一種輔助評判手段,對學生的文章修改有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作用。顧名思義,peer grading、peer feedback 就是學生之間互相閱讀,相互打分并給出反饋意見。通常在英語寫作過程中,作者本人閱讀自己的作文往往很難發現文中的錯誤,但是當我們閱讀別人寫的文章時,經常一眼就能挑出毛病,并且印象深刻,而且因為是同齡人,所以大家還是比較感興趣去閱讀他人寫的文章,尤其是關于同一個話題時,盡管有時感覺有點尷尬,但從實踐來看,學生在進行修改重寫時,還是會考慮并能或多或少采納同伴的建議的,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可行的。
二、英語寫作課堂上使用peer grading和peer feedback的方法
在英語寫作課上,任課老師先將學生兩人配對,相互閱讀學生寫的作文初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文中的語法,用詞,句子,結構等方面的錯誤,并要求寫出評語和反饋意見,然后再將三個兩人組學生編為一大組,進行閱讀,討論,批改,評判等項目。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被要求先朗讀手中的同學作文,然后用英語發表自己的見解,比如存在的語法句法錯誤,和有關文章主題,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讀后感想并提出自己的建議和反饋意見,其他小組成員亦要求根據聽到的內容發表想法和建議,最后學生被要求寫出書面反饋意見,然后將這些寫有書面反饋的作文交給任課老師,老師在查看了這些反饋后給出肯定或否定建議,將原稿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反饋意見修改或重寫,然后再交給老師進行最后的評判。
三、 使用peer grading和peer feedback的積極作用
3.1. 有助于學生擴大視野,使學生能吸取更多更好的觀點和想法,寫出更好的文章。當學生在閱讀和討論同學寫的關于同一話題的文章時,他們不僅是找出錯誤,同時他們還能從同學的文章里找到靈感,發現亮點,發現更好的觀點和想法,擴大自己的視野和思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的想法,寫出更好的文章,這樣既幫助了同學,學生本人從閱讀和討論中又學到不少新知識,何樂而不為?
3.2.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學習熱情。從心理學上來說,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美好的一面的欲望,尤其在同齡人面前,他們更加想要表現自己的強大,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每個學生都希望寫出最好的作文來給同學閱讀,所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學習熱情,他們因此會花一番時間好好打磨自己的文章,力求更好。
3.3.有助于加深學生之間的了解,交流和溝通,從而建立更好的同學關系和課堂氛圍。當學生們在進行相互閱讀評判,小組討論,做出反饋評論后,同學之間會加深了解,更加和諧,因為我們知道以文會友,以文表意,言為心聲等詞語。
3.4.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責任感。當老師交給學生一項任務時,學生感到被關注被認可被重用,這無疑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自信心和自豪感,通常學生會全力以赴,積極參與,很好地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3.5.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能力,批評性思維能力,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學生通過閱讀同齡人的文章,能提高自己的閱讀分析判斷能力,通過互評,能提高相互交流能力,英語表達能力等。通常學生會很看重同齡人的看法和評論,英語里有一成語叫keep up with the Jones,也就是我們熟知的peer pressure.所以peer feedback 在一定程度上比 teacher feedback更令學生印象深刻,更具時效性,更直接,更加針對個人,所以學生易于接受,因而效果更好,這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四、 老師批改與同齡人批改有何不同效果呢?
由于大學英語課是公共基礎課,通常班級人數較多,如果上課老師促個批改學生作業,通常要花費很多時間,但是往往效果不好,因為這是單向的,學生拿到老師批改的作業,通常只注重看老師給了多少分數,或老師寫了什么,即老師的書面反饋,但學生卻懶得去思考錯在哪里,有些學生根本不去看老師批改的錯誤,去問老師為什么這么改。我曾經見過這樣一位學生,老師上課將批改好的作文發給他,下課時他竟然將作業紙頭扔在桌上走了,由此可見老師批改收效甚微,學生根本不會去體會老師付出的辛勤勞動,所以本人認為老師批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單項交流,本人認為老師與學生一起面批效果更好。
相反學生同齡人之間相互批改可以認為是一種雙向交流,學生通過閱讀同學的作品,根據自己的見識,找出錯誤,加以修改,給出建議和反饋,再經過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共同商議,達成共識,從而寫出更好的作文,如此一來,學生本人更加能接受同齡人的意見,有了親身批改的經歷,學生對老師的辛勤勞動有更好的理解和體會,不會抱怨老師返還學生作業太晚,有利于建立更好的師生關系。同時經過學生批改了初稿后,老師批改定稿,這樣可以節約老師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益。當然老師的定稿反饋學生還是首肯的。Peer grading 使學生更關注學習寫作的過程而不是單純關注成績分數。
五、進行Peer grading 和peer feedback時存在的局限性
5.1.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本身英語水平很差, 所以學生往往不能找出所讀文中所有的錯誤,給出的分數和反饋有些基于表面錯誤,而沒有深入文章內容和結構和思想觀點,所以有些學生的評論顯得膚淺,簡單,隨意,缺乏中肯的建議,在深度,準確性和可靠性上還是要參考任課老師給出的最終反饋。任課老師可考慮將學生評價和老師評價結合在一起,先讓學生做同伴閱讀,批改和反饋,最后一稿由老師來做終結性評判,然后老師再召集學生一起,閱讀老師的反饋意見,并讓學生發表看法,這樣使學生既能學到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又能體會做老師的感覺,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批評性思維能力,擴大視野和思維。對老師來說,一方面能節約一些批閱學生初稿的時間,同時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更多地理解老師的辛苦,更會珍惜老師的勞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寫出更高水平的文章。
5.2.老師在課堂上組織peer grading ,peer feedback 時,首先要培訓學生如何去掌握各個分數段標準,同時需要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組進行,所以可能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同時學生在進行peer grading, peer feedback 時,老師要完全相信學生能力,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完成閱讀,完成討論和評判等任務,老師這時在課堂上要放棄主導地位,暫居二線。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peer grading 和peer feedback 作為英語寫作課上的一種輔助評判手段,應該值得廣大英語寫作老師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上海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