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迎來了“互聯網 +”時代,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體現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領域。通過細致的觀察研究可以發現,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當中,“互聯網 +”所帶來的影響不僅體現在教師角色的改變上,而且體現在了教學手段以及學生層面,因此,職業教育的改革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本文對“互聯網 +”時代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 +;職業院校;教學改革;英語教學
一 當前“互聯網+”時代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一)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
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主要是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遵循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職業英語教師通過固有的教材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語言教學所占的比例較大。在“互聯網 +”時代,學生知識獲取方式不再單一,信息技術的介入,對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挑戰。
(二)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傳統學習觀念受到挑戰
職業院校生源復雜,新生英語水平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學習英語不是發自內驅力,而是受到外在因素的推動,只滿足于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和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學習的主觀愿望較弱,缺乏內在興趣,自主學習的誘因缺乏,期望值也低,因而努力程度就大打折扣。“互聯網 +”時代,更多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它體現了持續學習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氛圍已經形成,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因此,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設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動機,這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觀念的改變提出了挑戰。
二 關于“互聯網 +”時代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分析
(一)“互聯網+”時代下需要革新職業院校英語教學與學習的觀念
對比以往的教學模式,可以清楚地發現,教育的方式是一種面對面的形式。對于一部分性格內斂的學生來講,向老師請教時感覺不好意思是性格的原因所造成的。而“互聯網+”時代職業院校英語信息化教學,將會更好地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因為職業院校學生向老師請教的方式變得越發的多樣化,可以在網絡上和老師形成一種平等化的溝通,這也在側面上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其對于英語的基礎知識也會掌握得更加牢固,這種不同的特征所帶來的效果必須是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的。另一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革新教學思想觀念的時候,并不是完全地拋棄掉以往的教學模式,正確的做法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融入“互聯網+”,做到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知識與信息化有效融合,從而研發出符合現今信息化時代的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模式。
(二)“互聯網 +”時代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需要強化學生學習主體性與學習方式的改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職業院校學生的思維模式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性,往往喜歡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自身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正是因為這樣,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在進行改革之時,教學工作者應當將職業英語教學的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作為自身學習的主導,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被動的接收者。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在其中扮演一個輔助角色,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知識點時,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這樣的教學模式才是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并且職業院校的教學目的也能夠實現。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從事英語相關工作時,自身具備了自學的能力,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的要求,如此一來,職業院校的實用性人才培養戰略目標也能夠得以實現。
結語:
通過上述的文字描述可以發現,“互聯網+”時代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改革必須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呈現出創新的、多元的趨勢。通過轉變觀念、提升學生學習主體性、創新性等手段,全面有效地提升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水平,才能為國家的經濟文化建設儲備大量的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沈懿旻.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教育建設的創新研究——評《互聯網教育 :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大變革》[J].新聞愛好者,2016(06):89-90.
[2]顧曉敏,魏志慧,劉小龍.互聯網時代開放遠程教育路在何方?——MOOC發展動因及啟示[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04):75-80.
[3]劉宏森.互聯網時代的教育困境和作為[J].中國青年研究,2015(0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