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流行音樂入駐初中音樂課堂,已然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它以通俗性和時尚性的特點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尤其對于中學生而言,流行音樂風格逐漸鮮明化,個性風格凸顯。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契合學生心理,而且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優越性。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本身“內容易懂、真情流露、短而精煉、形式活潑”,深刻反映了現代人的精神寄托,是大眾思想意識形態的指標,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藝術性。但就目前音樂教學現狀而言,流行音樂在課堂中選擇缺乏合理性以及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平衡問題成為制約課堂教學的主要瓶頸?;诖?,筆者將從“積極向上為前提、契合心理為過程、提升素養為目的”三個角度入手,具體闡述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
一 積極向上為前提
對于流行音樂,不能全盤否定,把它當作一種時代的快消品,而是應肯定流行音樂中積極向上的因素,既要表現出對音樂價值的肯定,也要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選取積極向上的流行音樂,讓學生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愉悅的同時,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讓世界充滿愛”這一課內容時,為了學生深入感受“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我會以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整體節奏和韻律,之后,我再以MV的方式來讓學生對歌曲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進而,我再以流行音樂來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我會選擇積極向上的音樂《天亮了》,讓學生通過聆聽,感悟歌曲中表達的是在生和死的瞬間的父母之愛以及通過旋律低音婉轉,形成迷蒙的情緒色彩,渲染和烘托出的悲傷氣氛,從而以藝術中的情感相通性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最后,為了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流行音樂中的教育元素,我會播放周杰倫的《青花瓷》,讓學生在課下學習演唱,感受中國傳統瓷器的歷史悠久文化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價值。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二 契合心理為過程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特的審美眼光和情趣,在流行音樂風格的選擇上也不盡相同,尊重學生特有的音樂風格,選擇契合學生心理的音樂,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契合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為載體,優化音樂教學過程,讓音樂成為學生訴諸內心、表達自我的最佳方式。
例如:在教學“月光”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生活保持積極樂觀態度并對美好未來產生向往與追求。我會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流行音樂,首先,我會以《隱形的翅膀》作為導入,讓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進入音樂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后,我再讓學生聆聽樂曲《月光》,感悟作曲家是調動什么音樂要素來描繪月光的,體驗、比較作品在音色、旋律、節奏、速度方面有何特點?進而,我會根據學生心理,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在課堂上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同時,在熟悉學生音樂風格的基礎上,我會引導學生進行學唱,并在音色、速度等方面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感悟力和學習積極性。最后,我讓學生在課下總結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有哪些相似點,并以作業的形式提交,從而既能夠保證學生以興趣為支撐學習音樂,也能夠達到教學目的。
三 提升素養為目的
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不學習音樂素養就等于是一個機械地彈奏和歌唱的機器人,他就無法去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以流行音樂為 載體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最為合適,教師在善于引導的同時,也要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理解和創造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我愛你,中國”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升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我除了教授學生本課中重點知識外,還會組織學生開展創編活動,讓學生以現有的音樂理論和技能為基礎,自己嘗試創造或改編一首有關祖國的流行歌曲,比如《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等,讓學生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大膽編排,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創造力。除此之外,我還會介紹必備的音樂學習理論用書,讓學生熟悉中外流行音樂史,從而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進一步發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意義,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流行音樂也不是百分百完美的,音樂課堂也不能拋棄傳統音樂,因此,教學要平衡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在課堂上的比例,在恰當的時機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從而使音樂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王晉偉.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黃河之聲,2019(10):108.
[2]嵇然.淺談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J].戲劇之家,2019(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