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河北省定州市東留春小學,河北 定州 073000)
近幾年小學英語教學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下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英語教學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低效化的教學現象,我們的教師只有針對這些低效化的現象進行一個徹底的改善,才能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英語教學是典型的語言類學科教學,談到語言類學科教學,我們不得不提到與之密切聯系的真實教學情境的創設。然而在事實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總是忽視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無論是在新課的引入中,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教學打著小學生英語知識儲備不足的旗號,采用漢語教學的模式,即教師往往在教學的全過程都采用漢語來進行英語的教學,那么由此產生的便是學生錯誤的將英語的學習等同于數學類學科的學習,僅僅將英語的學習視做是知識的學習,而不是語言的學習。久而久之學生就很難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得到有效的發展。
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在生活中加以靈活正確的運用,但是我們的教學已經從最初的教學目標逐漸的走向了應試教育的道路,現如今英語教學的目標僅僅是為了滿足于考試和升學的要求,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能夠考一個高分才是王道,其它的都只能成為過眼云煙,在這種錯誤的教學目標的推動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只會輸入,卻永遠不會輸出,最終英語教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無非就是一代代英語學習的“啞巴”機器。
要想實現高效的英語口語教學,學習必須要在口語學習上得到充足的訓練機會,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沒有為學生留出足夠的訓練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永遠只是停留在理論理解的層面,長此以往,學生不僅不會應用英語,即使偶爾得到了口語訓練的機會,學生最終也將失去在眾人面前表達英語的勇氣,這樣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便失去了最初的目的,這樣的英語教學也并不能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英語的學習需要建立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在真實的感受中加深自身的學習效果。一方面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采用英語教學的模式。很多教師都沒有意識到即使教師只是在英語課堂上講一些最簡單的口語,那么學生也會由最初在三言兩語上的理解逐步的過渡到對生活中常見英語口語的理解,進而學生才能逐漸的在課堂上熟悉這些常用的口語,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發現點點滴滴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將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對真實語言情景的模擬。教師要善于運用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每一個模塊內容,然后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真實的語言情境或是鼓勵學生自己去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例如在學習“At the market”這一課的內容時,由于教材中涉及到了tomato,potato,carrot,bean,cabbage and corn等單詞的學習,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單詞,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本課的新單詞和之前已經掌握的各種句型,將這些單詞放到一些真實的句子中,如“I want to buy some tomatoes.”等,這樣學生就能在真實的情境牢固的掌握本節課學習的新單詞。
無論是作為教師還是學生,我們都深知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更好的交流和應用,所以我們教學的出發點也應該是建立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英語教學中要善于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讓學生所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在實際的生活中找到真實的映射。
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讓學生多開口講英語,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際的應用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教師要指導增加學生口語表達的機會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在眾人面前表達英語的勇氣。在學生進入中學以后,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敢在別人說英語,他們擔心自己的表達不夠標準,不夠準確,從而引起別人的嘲笑,同時他們也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表達英語的感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從小沒有養成在眾人面前說英語的習慣,因此我們要從小培養學生能夠敢于在眾人面前表達英語的勇氣。
教師可以在每節英語課前堅持“每天說一句”的制度。此制度要求在每一節英語課之前都需要讓一到兩名學生走上講臺,用英語在全班學生面前講幾句英語,學生可以聊一聊今天發生了哪些趣事,也可以針對某些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只是隨便的幾句英語也可以很好的訓練學生當中說英語的勇氣,必要的時候教師和其他的學生還可以與臺上的學生進行一個互動的過程,師生和生生之間可以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完成“每天一句話”的制度,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由上可知,針對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低效化的現象,我們的教師只有正確認識到我們的英語教學存在的這些問題,并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改善,才能真正的實現素質教育,也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