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梅
(河北省靈壽縣第二初級中學,河北 靈壽 050500)
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人從情感上、行動上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做到人人參與活動,人人健康發展。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以健全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為目標,是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與快樂,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快樂體育思想是時代的產物,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育者對學生參與行為的先行設計。
讓快樂伴隨體育與健康教學,要求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首先,是改變體育教學中單純對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體力的身體教育觀念,倡導以情感教學為導向,在發展學生體能的同時進行知、情、意、行并重的人格教育。其次,是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采用啟發式的教法與創新思維的學法。使學生能主動地、愉快地學習。那么,如何讓快樂伴隨體育與健康教學,讓學生樂學活學,從而達到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呢?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淺見。
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穩定的、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品質。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成長上??梢娗楦惺蔷S系和協調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因此,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隨之直接感染著每個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有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不斷改革創新教法,尋求更適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又要新穎有趣、易難適度、富于變化,使教學氣氛輕松愉快,使學生樂學、活學。如在準備運動中,運用簡單輕松的游戲或器械操等作為課的開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從而使學生盡快進入到運動狀態之中。又如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可采用游戲、競賽、學生自主選擇練習方法等方式進行,使練習的形式多樣化,學生活學巧練,達到自我鍛煉、自我體驗樂趣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各自優勢和特長,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結束部分的放松整理運動,可引用韻律操或舞蹈等形式進行,讓師生在優美的旋律中跳起來、舞起來、笑起來,并在歡快的氣氛中調節肌體、放松身心。使學生在歡樂、團結、成功的喜悅中結束課堂教學。這樣,整個教學過程都圍繞學生進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和能夠享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與快樂。
傳統的“一刀切”教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容易造成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吃不飽”和部分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應采用因材施教和分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方法是:將學生按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強弱不同分為男女A、B、C各三個小組,根據學生技能的差異分別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練習要求,實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如在跨欄跑的練習中,不同小組的學生所跨的欄高和欄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強、速度快的學生調高欄高和增加欄距,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學生降低欄高和縮短欄距,讓他們也都能在三步過欄。又如在200M跑的練習中,要求學生按A、B、C三組的順序分別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再如在400M跑的練習中,要求學生按A、B、C組的順序分別在第三、二、一跑道上跑。這樣,讓素質好、技能強的學生跑外道增加距離和難度,提高要求;讓體質和技能稍差的學生跑內道縮短距離,降低要求,使大家幾乎同時完成練習任務。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夠完成的練習內容。同時給予每個學生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施展才能的空間,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學有所得并獲得更多的成功感。
眾所周知,學生對事物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材內容的搭配要適合學生的年齡水平的特點。教材難度過小,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難度過大,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同一活動中,常因學生的素質和技能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致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的程度不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的聯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并可對其進行適當創新改造,以適應體育教學的需要,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享受快樂體驗。
讓快樂伴隨體育與健康教學是以最佳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快樂、喜悅、和諧的情感與氣氛。既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又讓他們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當然,讓快樂伴隨體育與健康教學并不代表教學的整個過程,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創新教學的一個點,是培養學生對體育與健康學習的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