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偉娟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東升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特點以及個性心理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認真分析一年級新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及規律,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現就低年級的教學工作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
一年級是剛從幼兒園上來的“小寶寶”,面對這群天真、幼稚的孩童,怎樣才能攜起他們的雙手,領著他們走進知識的殿堂呢?我彷徨過,連已經是做了媽媽的我也曾對此束手無策,但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們自己在一起玩耍時又很融洽,玩得津津有味,原來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近山知鳥音,近水識魚性”,我必須先懂得小孩子的語言,了解他們的年齡特征和行為習慣,然后才能因材施教。于是我經常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成了他們的“大朋友”,在和他們一起玩耍、游戲中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語言特點,課堂上把教學內容用兒童化了的語言傳授給他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還小,自控能力不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他們只對講故事、做游戲這些內容感興趣,教師必須設法把干癟枯燥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才容易接受,而且要不斷變換方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才會更好。例如:在教“j、q、x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兩點”這一教學內容時,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j、q、x家住在南方,那里天氣很熱,ü住在遙遠的北方,那里天氣很冷,要戴帽子。有一次ü到j、q、x家里做客,那里天氣太熱了,ü就把帽子脫掉了,所以j、q、x和ü在一起玩(相拼)時,ü頭上的帽子就不見了,但小朋友們要記住,ü脫掉帽子后他的名字并沒有變,還是讀ü,不能念u。這樣一來,學生既喜歡聽,又學到了知識,課堂氣氛也很活躍,達到了教學目標。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任務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應該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一年級語文的主要任務是拼音和識字教學,識字教學中我摒棄了以往教學中不分重難點,一律由老師教字音,分析字形,講解字義,再由學生機械抄寫的老式教法。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漢字知識和識字方法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利用學過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記憶生字的字形,結合課文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字義詞義,教師只對重點、難點做指導和講解,在教學中我還發現,有些生字在它的音、形、義上總會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規律,如: 漢字“六”,共四畫,一點在上,兩點在下; “閃”:門內有一人; “坐”:二人土上坐; “長”:先撇后橫,豎提加捺,這樣一來,孩子們在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生字,這比直接告訴他們“這個字念什么,該怎樣寫”的效果好多了,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識字水平和識字能力。
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與教學內容密切聯系,而且在形式上也活潑有趣,在教學中我嘗試通過表演、競賽、游戲和野外參觀等不同的形式,使學生在反復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的天性都是積極向上的,我抓住這一點,經常和孩子的家長相互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特征,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機會和家長密切聯系,及時反饋學生的全面信息,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以便因材施教,和家長共同搞好對孩子的教育工作。
低年級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學段,為了讓他們學好漢語拼音,更激發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自覺學習有關教育教學論文,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并以此新觀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為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打下基礎。還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如參加了市里組織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學校組織的中央電教館教學資源培訓等,每次都積極主動參與培訓中,達到了培訓效果。
總之,我們經常把我們成年人自己偶爾的天真當成一種珍貴的東西,那么在孩子身上的天真就更加珍貴了,作為老師就更要善待學生的天真,它也許會出現在你的課堂,也許會出現在課外,但只要我們小心翼翼到拾取并珍視這一個個天真的小插曲,就一定能贏得孩子的心,抓住了學生的心,還愁教不好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