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亮
(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當代教學必須創新理念創新、優化策略、改革方法,從而構成小學語文教育的有效形態。小學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初步階段,其對于外界的求知欲較強,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動態生成資源的作用,將其融入到語文課題中,正確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本文就動態生成資源在小學語文課題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處于啟蒙時期的小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還不夠完善,思考能力較弱,這也正是進行思想啟蒙的關鍵時期。從建構主義的角度看,學習并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接受,還包含了個體創造,將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去獨立學習、思考,一昧的被動反而收效甚微。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當注重如何幫助學生去發散思維,使其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獨立去思考問題。小學生的想象力極其豐富,教師應當在這個基礎上加以引導和訓練,讓學生以更加清晰的思維看待問題,這是提高學生的“智慧”程度的基本途徑。課堂是傳授知識、創造智慧的場所,教師要集思廣益,收集課堂中的信息資源,整理其中有效的部分,提高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小學生剛接受教育,尚未掌握學習方法,單一的學習方法會縮小其思路范圍,學生自然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興趣愛好,正確指導他們學習。教學方式多樣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他們更好的掌握知識,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由此可見,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由靜態朝著動態轉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由被動接受模式轉變到互動模式的轉變。過去傳統的課堂模式中,往往實行“灌輸式”教學,由教師主導課堂,學生只能接受,且師生間交流機制弊端甚重,僅僅依靠提問和回答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無法顧及到所有學生,反而降低了教學質量。而利用動態生成資源,促進課堂資源轉變,提高其“生成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知識、理解知識、總結經驗。這樣一來,學生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并運用自身的創造能力生成更多的動態資源,不僅能夠營造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還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學生以學習為樂,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利用動態生成資源,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學生在求知過程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激發學生探究性的關鍵因素。但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學習,其知識水平較低,在思考問題時往往受到這樣那樣的阻礙,有時產生了錯誤的想法或思路都是必然的。對于學習中產生的“錯誤”,如果利用不好那么它就是錯的,但通過巧妙的手段加以利用,將“錯”延伸為教學新內容,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時有了更多的話題,這是教學資源拓展的具體體現。一方面,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錯”,以“錯”為切入點,提出問題并講解,糾正學生的想法,做到因勢利導。如果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出現了錯誤,教師要適當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形成不怕錯,探究錯的精神。另一方面,正確和錯誤是對立的,這是學生獲取正確知識的前提。暴露了錯的同時,學生獲得了探究正確知識的動力,還能夠加深記憶,提高學習水平。
“問”是促進教學發展的動力,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產生疑問,而質疑和問難正是深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不僅是引導者、更是促進者,要根據學生的疑問進行延伸與拓展,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做到步步追思,動態教學資源也因此生產。教師要把握好新的教學切入點,科學規劃教學內容,盤活教學進程,讓以往平淡的教學變得跟家生動有趣。傳統教學中的提問與回答過于機械化,教師完全按照流程教學,課堂氛圍枯燥死板,不僅無益于教學資源的延伸,學生也會漸漸喪失學習興趣。為此,巧用學生的“問”,充分發揮“問”的促進作用,激活教師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持有不同的觀點,可能會引發爭論。如果教師在此時通過嚴厲喝止來壓制爭論,雖然可以停止爭吵,但對于其后的討論是十分不利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降低。正確做法應當是,在學生發生爭論時,教師要把握正確的時機進行引導,可以開展辯論賽,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夠化解爭論,還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充分理解知識。以語文教材第三冊中的《三袋麥子》這篇課文為例,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小豬、小猴和小牛使用麥子的故事。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的討論問題,如:同學們最喜歡哪一只小動物?原因是什么?學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在討論中及其容易出現爭執,教師在此時開展辯論賽,既壓制了爭執,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根據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與調整,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漸進,從創新教學理念著手,推動教學方法改革,構建更加開放、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小學語文教育更加貼合時代發展。當前教育背景下,要打破傳統教學方式,巧用動態生成資源,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利用“錯”、“問”和“論”,拓展教學資源,完善教學形態,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進而推動語文教學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