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菲菲
(湖南省洞口思源實驗學校,湖南 邵陽 422300)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啟發英語學習,鞏固英語基礎。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的科學調整教學方法,積極適應《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發展趨勢,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己任。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科學地滲透核心素養,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來設定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借用道德素質和學術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多樣的英語技能,讓他們能夠擁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增強人格魅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滯后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缺乏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教學觀念中,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只體現在考試成績上,缺乏對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初中生整體素質和知識能力的提升,同時,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沒有優化自身教學方法,只重視對知識的強行灌輸,教學效果較差。第二,缺乏實踐教學活動。實踐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但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只重視課堂知識的講解,忽略了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弱,這與核心素養培養的初衷相違背。第三,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很多教師由于受到以往工作經驗的影響,沒有創新自身教學方法,沒有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教師的牽引下麻木地學習,嚴重缺乏溝通與交流。
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將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核心素養的培養產生直接影響。初中英語教師應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學素質,并能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進行分析,以此開展教學工作。因此,英語教師應不斷拓展自身知識面,了解國內外文化差異和習俗,開闊視野。同時,初中英語教師還應具備英語思維,樹立良好的外國文化意識,利用英語思維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確保教給學生的知識與實際相符合,促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準確運用語言,獲得更大的進步空間。總體來說,初中英語教師的素養將會對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尤其在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如果教師自身素養無法滿足要求,那么教學將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
1.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英語教師應精心設計相關問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使其能夠獨立思考。例如,在英語閱讀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文章內容設計不同層次、難度適宜的問題,如難度較低的理解性問題與細節問題、難度較高的綜合性問題等,讓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能根據問題積極思考,從而科學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2.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位學生在學習上所使用的方法大致相同,但從效果來看卻是天差地別的,因此教師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因人施教,幫助學生選擇最優化、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時,筆者采用幫物體找主人的游戲,讓學生分組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利用當堂學到的知識,幫助物體尋找主人。在游戲中,學生非常活躍,每個小組采用不同方式,歸納出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區別和用法,課堂效果非常好。因此,筆者認為,合理設計和開展英語實踐教學活動,對于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具有積極作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英語教師應堅持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積極幫助學生在相互交流和深入探討的過程中分享學習心得和經驗,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例如,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實際情況,劃分成若干小組,落實指導、督促小組成員間相互學習,如可以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Good morning.I am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First,let me introduce myself.My name is...”通過這種學習形式,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具體的英語實踐活動,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提升自身英語能力。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傳統英語教學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而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則是為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英語能力,其對英語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需要以滿足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為立足點,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養和創新能力,加強教學實踐活動管理,優化初中英語教學,形成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搭建創新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