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曉紅
(四川省威遠縣新場鎮中心校,四川 威遠 642458)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如何創設情趣課堂,如何激發學生愿學樂學情感,如何落實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方法,筆者認為,課堂游戲化教學方式可以說是一種最好的選擇。所謂游戲化教學,是指教師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用游戲元素為主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模式。
由于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易渙散、走神,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預先設計具有趣味性和規范性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按預先設計的流程完成教學任務,避免游戲的凌亂無序。新授課時,我用游戲給學生一個強烈的刺激,引導他們轉移到課堂,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新概念、新知識的興趣。如在學習數的組成時,我課堂常用撲克游戲來鞏固所學知識。如“10的組成”游戲學習時,老師先出一張撲克牌,如“2”,如果學生拿出一張“8”湊成了“10”,就算孩子贏了,老師手中的“2”就歸學生;要是湊不成“10”,學生手中的牌就歸老師所有。這個游戲簡單方便,師生玩,同學間也可以玩。通過游戲,孩子對數的組成都很熟練了,就可以利用它來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
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心理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設置多變多樣的游戲活動,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教師要明了小學生具有喜新厭舊的特點,提前與學生溝通,了解并掌握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方式。另一方面,教師應多留意小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其他熱門游戲,并將這類游戲應用到教學中去。如我在教學“10 以內數的計算”時,就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活動,讓學生利用手指、小棒等做猜數游戲,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讓學生對數字更加敏感,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鍛煉其計算的快速反應能力。
游戲是兒童最易于接受的主要活動形式。它能豐富深化人們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形成負責任的學習態度,與教學知識點有機融合,能產生舉一反三、舉重若輕的效果。同時,游戲內容和時間的合理性,又使得游戲化教學緊扣教材,方法靈活多變,避免單純游戲而完不成教學目標,影響教學效果。直觀形象的數學游戲能在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的“多、少”時,我讓學生進行“出小棒,比多少”的游戲活動:同桌兩人同時出示手中的小棒,然后(手中拿得多的)一人說“我的小棒比你的多”,另一人就說“我的小棒比你的少”。通過游戲,既營造一個“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容易獲得“比較多少”的知識和技能,達到情境交融、協調發展的目的。在教學“長、短”時也可采用類似的操作活動,從課堂反饋和課后練習的情況看,效果非常明顯。
根據教學目標設置具體的游戲內容幫助學生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以及學習的重難點,對學習目的有個整體認識,有利于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如用“乘法接龍”或搶答方式開展“九九乘法表”游戲化教學,目的明確,很有效果。
小學數學因其繁雜、抽象,使小學生很難產生興趣。為克服傳統刻板教學的弊端,教師應保證游戲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可開展“商場購物”的游戲化教學,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收銀員,給扮演顧客的同學一定的“資金”去“商場”購物,根據不同“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商品”交易,讓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靈活運用加減法,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考察的傳統方式是試卷考試,但這種方式不能有效、充分的考察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在游戲中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對試卷考試的一大突破。以游戲方式進行考察,學生處于一種放松、愉悅的環境下,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思維更活躍,考察效果更真實。如教學“單位換算”時,教師可采用可采用分組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勝負欲,表揚最終獲勝的小組,鼓勵其他同學在下次測驗中好好表現,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多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用游戲的思維和形式教授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領悟數學思維,感受到數學之美。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又為游戲化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多樣化、更科學的形式和內容。只有線上游戲化教學和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把數學的動手操作活動和師生、生生之間討論交流思維碰撞的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才能最大程度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功能,為學生打造高效有趣的數學課堂。
總而言之,數學游戲具有游戲的娛樂性和規則性,同時也具備特有科學性和教育性。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在做游戲中快樂學習數學,激發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其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明顯優于“灌注式”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游戲化教學中應把握分寸,注意游戲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加強引導,避免學生沉迷游戲而忽視了學習目的,從而使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更廣泛、更靈活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