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莉
(黃山學院,安徽 黃山 245041)
時代在發展,大學生規模不斷擴大,高校輔導員隊伍配置相對不足。而學生工作涉及面廣且不受時間和空間上限制,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突發情況,輔導員工作基本上是24小時待命的狀態,占用大量的時間,使其工作強度大、壓力大。因此,長期高強度狀態使輔導員身心疲憊,容易發生職業疲勞。
輔導員在高校里,除日常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指導和教育,心理健康咨詢,職業生涯指導等。有些輔導員還身兼黨務、團學教育等工作。此外,一些非定量的工作,雖然不在職責范圍內但與學生有關,輔導員必須參加。因此,大學輔導員已成為學校某些行政工作的最終實施者。工作的投入力度極大,因此,超負荷運轉的狀態,往往力不從心。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主要是關于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這些思想政治工作在短期內難以看出。此外,現代大學生大多只是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薄弱,使輔導員很難在復雜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認可。此外,輔導員的晉升政策不到位,工作福利和評估激勵制度不健全等。特別是對于女性輔導員,她們看不到未來,更多的是為職位的發展做準備。在角色定位上,作為教師似乎又低人一等,作為行政人員,她們又承擔著思政教育工作,責任大難度大。
女性輔導員在工作幾年后面臨家庭和生育小孩問題。而對于女性來說,除了需要撫養教育小孩以外還需承擔大部分的家庭事務。這對女輔導員來說,就存在矛盾和沖突,一方面想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分擔家庭責任,很難找到兩全其美之法。而作為輔導員,常常面臨著夜間值班、處理突發事件等,一邊是需要教育管理的學生另一邊又是年幼需要照顧的孩子,常常會感到分身乏術。
職業規劃是指個人和組織的結合。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綜合分析和權衡自身的興趣、愛好、能力和特點,結合時代特征,確定最佳職業目標并做出有效安排以實現這一目標。[2]女性輔導員作為高校輔導員的主體,專業和專業發展,是提升輔導員認同感、成就感、歸屬感的關鍵所在,直接關系著高校輔導員的隊伍的穩定性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目前,中國處在時代發展的重要和關鍵時期,國家對高校的關注也極為重視。因此,輔導員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是非常必要的。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發展是以教育為基礎、以人才為核心,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輔導員作為高校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女性輔導員需要自我分析并找到適合自己工作實踐中的愛好和優勢的職業道路,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并制定行動計劃。提高個人的專業適應能力和信心,從而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實現個人職業目標和大學生工作的連續性和創新性。
女性在職業發展中遇到的障礙使她們對自己的能力持懷疑態度,對自己的職業前景失去信心。職業規劃通過積累工作經驗,反映了個人的需求、才能和價值觀。因此,女性輔導員選擇和制定她們的職業規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她的能力和潛力,并調動她們的熱情和創造力。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經驗,然后慢慢實現職業目標,同時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
在職業規劃的指導下,它可以幫助女性輔導員從理性和客觀的角度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和選擇,并能更好地將專業工作與自身價值相結合。同時,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及時排除不良情緒,學會調整心態,減輕焦慮。從而增強了工作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使職業生活更加充實和富有成效,實現了工作與個人家庭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