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惠敏
(沛縣實驗學校,江蘇 徐州 221600)
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存在興趣缺缺的情況,在寫作練習時也經常處于無從下筆的狀態。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寫作教學方法落后,對學生的寫作學習興趣以及寫作信心都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寫作教學,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增強。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跟上新課改發展的腳步,明確認識到解讀文本這種教學方法對寫作教學的促進作用,根據學生的情況展開文本解讀教學,從而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寫作學習中去,使自身的寫作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并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所以,本文展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解讀文本的策略探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也是作者在進行了多次提煉和推敲以后得到的簡短詞句,可以完成文章主題內容充分展現,而且還與文本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正常來講,文章都需要一個簡約明確的標題,并且盡量保證其音韻以及形式完善,這樣才可以文章的吸引力得到有效增強。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通過解讀文本進行寫作教學時,必須明確認識到標題的重要作用,先進行標題分析,以此為基礎進行文章內容的大概闡述以及文章中心主旨的解讀,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并且讓學生掌握標題的確認方法,這樣他們才可以在進行寫作時擬出一個更為準確優秀的標題。同時,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幫助他們完成寫作技巧的學習以及寫作素材的有效累積。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六年級上《這片土地是神圣的》課文教學時,小學教師就可以讓對課文題目進行分析,讓他們探討土地神圣的原因及其特點,然后在引導他們通過課文學習找到答案,并和自己的答案進行對照,從而認識他們對文本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技巧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最后,教師在讓學生按照作者這種寫作方式進行文章的創作,引導他們編寫一個類似的題目,進而使他們進行寫作的興趣與自信心以及寫作能力都得到有效增強。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在進行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深入解讀文章主旨,這樣才可以讓他們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態度與觀點有一個更為清楚的了解和認識,讓他們真正明白怎樣進行寫作才可以使文章更具真情實感。就像在文章里面有很多能夠完美體現作者所要表達情感的詞語或者句子。所以,教師在進行解讀文本教學時,就可以對這些重點詞句進行深入解讀,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節的深入感悟,在提升他們對文本內容認識的同時,幫助他們有效掌握相應的情感表達方式。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下《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作者在文章里這樣寫道:“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句話里面最能引人注意的兩個詞語就是“獨特”和“迷人”。所以,在進行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推敲琢磨以及認真品味,引導他們分析究竟是鄉下人家的哪些方面使作者產生了這些感覺。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關鍵詞句的重要作用,使他們的情感表達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其性格以及思維都還沒有徹底定性,存在比較大的變化,并且充滿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解讀文本這種方式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應該從他們的視角入手通過游戲等方式或者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解讀教學,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對他們文章主旨以及其中蘊含的寫作技巧有一個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寫作素材的累積,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程度的增強。從而有效避免他們在寫作時出現跑題或者無從下手的情況,為他們的寫作能力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總的來說,在當前這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寫作教學,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必須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通過解讀文本這種方法的有效利用展開知識教學,這樣才可以將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欲望得到有效提升,并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寫作自信心。從而在提升自身寫作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并為他們日后的學習發展打下一個更堅實的基礎,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優秀的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