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
(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馬河中學,河北 邢臺 054000)
學困生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困難的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困生的普遍存在,不僅會干擾課堂教學效果,還對學生本身的數學發展造成了影響。通過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分析可以看出,導致該學科出現學困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學生的智力發育、基礎知識水平以及學生興趣需求等多個方面。為了更好的實現對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有效轉化,做好對以學困生為主體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改革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數學基礎薄弱是學困生出現的基礎原因。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其所有知識之間都具有非常嚴謹的邏輯關系。在這一前提下,如果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存在不足,那么就一定會將該問題累積到初中數學課堂學習中,并出現各大程度的知識空缺和不足,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一處不會,處處不會”的情況。最終,導致學生放棄數學學習,成為了學困生。
數學興趣缺失是學困生出現的主要原因。對于初中生而言,良好的興趣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但由于數學知識內容相對繁瑣,同時存在著復雜的邏輯關系,這使得更喜歡具象事物的初中生會出現數學興趣偏低的情況。當學生不具有數學學習興趣時,那么他們的數學學習態度,課堂學習行為都都會受到影響。這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無法全面、透徹的掌握教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學習問題由此得以出現并迅速積累,最終讓學生成為了學困生。
畏難心理嚴重是學困生出現的關鍵原因。對于正值青少年的初中生而言,他們的心理狀態相對薄弱,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常常會出現退縮、畏難的情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因為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這使得學生會遇到許多學習困難。當學習困難超過學生心理承受力時,他們就會選擇退縮和妥協,由畏難心理而引起的初中數學學困生由此出現。
想要實現對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有效轉化,就必須要做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基礎水平有全面的掌握,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以確保學生可以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下,夯實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以及他們在作業和測試中的表現,對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予以判斷,然后根據對學生的了解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例如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課教學中,常規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但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我會讓他們主攻“邊角邊(SAS)”一種判定方法,來進行學習和記憶,在保證他們全面理解和掌握該方法后,再由“邊角邊(SAS)”方法向“角邊角(ASA)”等其它判定方法過度,由此做到以點帶線,以線構面,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帶來幫助,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問題。
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實現數學學困生轉化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理解和認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并能夠以學生的興趣需求為核心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從而做到以豐富的教學模式來完成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考慮到中學生的興趣需求,教師需要盡量的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帶給他們新穎的學習體驗,以實現對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例如在進行《相交線與平行線》章節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中關系,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授課,以實現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在進行《利用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設計圖案》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則可以設計自主探究學習模式,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進行學習研究,并通過應用所掌握的圖形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來完成對圖案的自主設計,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的學習水平進步帶來支持,從而真正意義上擺脫學困生狀態。
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普遍存在較強的畏難心理,具體表現學習時遇到困難不敢挑戰,容易退縮。針對于學困生的這一特點,我會在課堂教學中對他們進行鼓勵評價,以實現對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我會專門挑選一些難度較低的內容與學困生進行問答,并在他們完成回答后給予他們表揚。其目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認可和贊許,由此來幫助他們逐漸樹立起自信心,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擺脫學困狀態,也為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水平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模式研究,不僅可以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困難,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對于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水平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負責人,其必須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并能夠在結合數學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促使他們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實現進步,并能夠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獲得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實現初中數學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