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云
(湖南省張家界市張家界崇實小學南校機場校區,湖南 張家界 427000)
語文不是一門技術類型的學科,語文學習也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語文能力的培養,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平時學習的日積月累,還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在積累和運用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語文能力。語文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多,單純依靠課本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日益增長的求知欲,學生不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知識面和視野就會受到限制,語文素養也就很難提升。縱觀我國小學語文教育,隨著信息化發展的到來,各種信息傳媒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并且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學生的課余時間大部分用來看電視、看動畫片以及各種信息媒體,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時間就被剝奪了。有些同學雖然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但是因為沒有人給予正確的引導,以致學生的大部分閱讀都是盲目的,沒有效果的。
閱讀的方式有很多種,要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自身需求來選擇正確的閱讀方式。泛讀是常見的閱讀方法,是對閱讀材料進行大致地瀏覽,這種閱讀方法適用于報紙、雜志等內容,主要是了解其中的大致意思,能夠捕捉到重點知識、主要思想內容以及有價值的信息即可;速讀法也是學生常用的閱讀方法。這種閱讀方法要求學生要帶著問題去閱讀,也就是說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目的性非常強,對課外材料進行快速閱讀,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進而找到問題的答案;第三種閱讀方法是精讀。精讀不一定要對整篇文章通篇讀下來,可以選擇和語文知識相
關的內容進行精讀,也可以選擇與自己愛好、脾性相同的內容。精讀主要是對文章的優美語句、好的修辭手法、深層次的含義以及布局進行細細的品味。再好的記性,長時間也會有忘記和疏忽的時候,所以閱讀要做好筆記,正確運用做筆記的方法,有助于課外知識的積累。
施行新課改政策后,人教版語文教材有了相應的改變,課文與課文之間不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以一個主題為單元聯系起來的。根據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選擇好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的閱讀有一定目的性,能夠和所學課文緊密相連,帶著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進行高效課外閱讀,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有主題思想,在課前要分階段、有重點性地進行閱讀,不要在每個章節都用相同的時間和精力,要分清主要和次要,如此才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制定課外閱讀的內容和任務,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教學進度,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課外閱讀。如:學習“我國的世界遺產”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閱讀有關“長城”和“兵馬俑”的課外資料,有效結合課本知識和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課本知識。
小學語文課文短小精悍,一篇文章學習后,有時學生還沉浸在文章的感情中,意猶未盡,但是此篇文章的學習已經結束了,這對于剛剛接觸到優秀作品,還沒有充分領悟作品的精髓,沒有對文章進一步鞏固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可惜的。這時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從文章作者出發,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充分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并且仔細推敲作者的寫作風格和用語習慣等,在課后搜集作者的代表作品和與所學課文相近思想的文章,將在課堂上學習到的語文方法應用在課外閱讀中,這是對知識的的進一步鞏固。
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根據課本內容不斷延伸,多研讀一些優秀的課外文學作品,才能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在我國豐富的文學作品中,小學語文課本只是節選其中一個小小的例子,學生只學習這一小部分是遠遠不夠的,要在課外進行延伸性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課外閱讀為基礎將語文課文和一些好的文章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學習的是課本知識,但是在課堂上引入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美文,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的閱讀量增加,有助于語文知識的積累。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海上的日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搜集與本篇文章相關的美文,例如《三亞的落日》這篇文章,將兩篇文章放在一起,可以讀給學生聽,也可以打印出來,讓學生們自己閱讀,學生先閱讀《海上日出》,在去學習《三亞的落日》,如此一來,通過對比日出和日落,學生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自然現象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好把握文章的寫作順序,領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師還要號召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和監督,保證學生閱讀內容的健康性和有效性。
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還要給學生布置課外閱讀任務,使課外閱讀充分實現自身價值,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學到更豐富的知識,積累閱讀經驗。為了達到課外閱讀活動的真正目的,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例如講故事的形式、推薦自己覺得好的閱讀材料等,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分享大家的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興致,抒發自己的閱讀情感。
對于教師而言,組織學生在閱讀后進行討論和交流,能有效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依托小學語文教材,指導高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能讓學生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更好地體驗文學美,同時對語文學習和寫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