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良
(遼寧財貿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高校有效課堂管理是學風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教學秩序重要保障。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課堂利用效率,進而促進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大學課堂的到課率和聽課率是反映大學生課堂表現的重要指標。《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指出輔導員有一項主要職責,即“熟悉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高校輔導員在高校的課堂管理中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民辦學校會有外聘老師,外聘老師的責任心相對于自聘老師差些,學生在學習中有“重內輕外”的傾向。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個地域的基礎教育、高中教育水平存在地區差異,進入大學后,學生的學習會有兩級分化現象。存在請假、遲到、曠課情況,導致課堂到課率和課堂利用率不高。課堂上會有個別學生因跟不上課程節奏,上課不在狀態,偶爾也會帶食品飲料進教室的情況,經常性的擺弄手機等等。主要原因在于學習目標感不強,課堂能動性差。對于課堂的投入力度不夠大。上課變成一種“程序”式的動作,而不是主動的求知。
輔導員工作職責多樣,把更多精力放在安全、健康、穩定的基礎上,另外還要完成各自負責的學院的專項工作,在課堂管理上往往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學生到課率很高,而聽課率卻很低的現象普遍存在。而聽課率低是在課上無法進行干預的。高校課堂管理的關鍵,就是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而不是被迫接受。這不僅僅需要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還需要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
輔導員抓好課堂管理,要開展好“五個一”。課堂管理“五個一”指的是講明白一個制度,樹立好一個目標,落實每一次行動,重視每一次反饋,關心每一個學生。
管理管理,你不管,就不會理。而嚴明規矩,就是管理的一個必要手段。輔導員要充分利用班會活動,帶領學生持續學好學校的學生課堂行為規范,講明白制度出臺的目的:促進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講明白上課具體要求,講明白違反課堂紀律的后果。
就是引導學生向著省級先進班集體、校和諧班級、校級先進團支部等榮譽努力,人人做到“零掛科、零違紀、不遲到、衛生好”。馬克思、恩格斯所說:“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樹立目標意識,讓每節課都有目標感,進而提升獲得感。
堅持將課堂管理融入到班級第二課堂活動中,可以進行“最美筆記展示大賽”、“重溫金點”等班級活動,讓學生重視課堂的表現,認真聽課記筆記;就是要持續堅持讓學生“把心留在課堂”,每節課檢查手機上交情況;就是要堅持排好的座位,男女朋友不坐一起;就是要堅持發揮班級干部的課堂上的過程管理,發揮班級干部在維護課堂紀律、完成好學習任務、與老師溝通信息上的骨干作用,讓每一次行動都有實效,都接地氣,都能夠得到廣泛支持。
輔導員應該駐班聽課,對于輔導員在聽課過程中老師提醒的和輔導員發現的問題,或者是督學反饋的問題,認真整改,課后及時對學生談心關注,力求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充分發揮新媒體資源,利用微信公眾平臺、QQ、易班、校園OA平臺等新媒體,實時發布學生聽課狀態反饋結果,實時進行干預。
課堂管理,還要以人為本,情懷要深。在課前,不僅關注學生是否生病,還要關注學生是否情緒不好。尤其是情緒不好,上課也會不在狀態。做到課前及時發現并提醒;課間及時鼓勵;課后及時跟進。在動之以情的基礎上“曉之以理”,“以理勵志”,“以理促行”,才能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增強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校風校紀的直接體現,是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保障,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民辦高校應重視發揮高校輔導員在課堂管理工作的作用,輔導員自身也要創新課堂管理方法,形成輔導員工作與教學工作的合力,達到“雙向發力”,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身的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