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4)
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多規格的,社會既需要一大批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規劃設計的高級專門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在第一線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技術應用型高技能型專門人才。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高技能人才短缺己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
1.就業觀點實事求是
就業觀念是影響畢業生的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誰擁有正確的就業觀和就業決策,誰就將在職場中占有優勢。近年來,由于社會就業壓力大的增大和高職院校對畢業生就業觀的教育。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在慢慢更新,與本科生相比,高職畢業生就業觀念更為實際,就業時很少會挑三揀四。高職畢業生就業觀的與時俱進,使得他們選擇就業的范圍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高職畢業生慢慢接收了從基層工作做起這一就業觀念,他們不是為了單純追求一份“光鮮”職業,而是設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打開職業的“上升”空間。
2.實用性技能
由于職業教育的特性,課程設計和培養模式上都是迎合企業或用人單位的需要,所以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只要到了單位,立即可以參與實際的工作,無須大量的培訓工作,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親睞。
1.就業市場買方市場形成
近年來,隨著就業隊伍的異軍突起和企業自主權的增大,企業在就業中地位的與日俱升,雖然,在就業的理論上,現階段畢業生就業是實行雙向選擇,然而,由于企業選擇余地更大,標準也就更高,在實際招聘過程中,企業往往是“獨攬大權”,導致勞動力市場上“雇主權威”,造成企業與高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不對等地位,企業的市場地位與日俱升造成高職畢業生就業地位的弱化。在這種態勢下,高職畢業生無疑處于企業人才遴選中的一個分支,在就業時處于被動局面,處于就業地位上的劣勢。
2.社會認可度低
從社會認可度看,高職畢業生相較其它高校畢業生來說社會認可度低。目前我國社會對高職學歷和高職畢業生的認識程度相當不夠,對高職教育也存在很大的誤解。因為高職的招生錄取分數比普通高校本科要低很多,因此就讀高職是大多數高考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長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舉,并非基于對高職教育的認同,甚至有很多學生和家長把高職專科作為以后轉入本科的跳板。
3.人文素質相對較差
當前,用人單位往往將本單位的文化、價值觀、經營理念以及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結合起來,要求畢業生不僅要基礎扎實、技能過硬,而且要意志堅強、人格獨立、個性健康、品德高尚。許多用人單位越來越注重畢業生的人文素質,而這一點正是高職院校畢業生所缺失的。特別是近幾年來,由于高等教育大幅度擴招,更是使高職教育出現“生源緊張,新生基礎趨低,而且參差不齊”的現象。不論是從普通中學招進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落榜生,還是對口招入的中職生,從總體上講其文化基礎都相對較差。
4.個性心理不穩定
個性心理特征左右著個體的行為表現。高職生特殊的個性心理,給他們的就業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由于高考落榜的壓力,變得自卑。一般來說,高職生由于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有無能與失敗感,認為讀高職院校是情非得已。因此,相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潛意識中多了一種自卑和壓抑之感,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較大。二是學習的壓力使其失去信心。部分高職生缺乏必要的文化基礎,增加了進一步學習的難度,降低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信心,產生失落感和困惑感,容易出現苦悶心理,對就業前途失去信心。
隨著我國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國家對于就業問題給予了極大關注。2007年8月30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就業促進法》,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主席令予以頒布。《就業促進法》將經過實踐檢驗切實有效的積極就業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范,使促進就業的工作機制和體系法制化,使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和資金投入制度化,由此建立起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保障我國積極就業政策長期有效地實施和運行。
員工的素質和工作能力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所以,現代企業把提高員工素質作為抓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務。而高職生畢業后大多數要進入生產第一線,進車間當操作工,這就要求要有熟練的操作能力,嚴謹的科學態度,要細心觀察,操作準確、規范。不允許有半點粗心大意,否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或造成嚴重的工傷事故。而實驗、實訓和頂崗實習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師做演示實驗時,要講解各種儀器的正確操作,邊演示邊講解,并指導學生邊看邊想邊思考,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判斷.概括等方式來發展其思維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可適當增加分組實驗,在學生做分組實驗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儀器的構造和用途,熟練裝置儀器,掌握操作步驟和方法,還要學會做好實驗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誤差,寫出實驗報告。
實驗、實訓和頂崗實習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途徑。科學態度的培養,可以使學生逐步養成勤于思考、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有利于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有利于培養學生剛毅頑強、對事業充滿信心的心理素質。教師在實驗、實訓中的示范作用對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做演示實驗前必須進行周密的準備,保證課堂演示實驗順利進行,效果良好。并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求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