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成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要莊中學,河北 保定 072150)
“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運用物理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體會,并對別人(包括教師)的不同做法與想法進行理解以及做出必要的比較。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學生之間不同程度的交往、配合、幫助,集體的榮譽感、責任感、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識都會悄無聲息地得到增強,幫助學生形成現(xiàn)代社會所必需的素質。合作性教學改革實踐,雖然大都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征,但在活動取向上卻不盡相同。可以歸結為三類:以師生互動為特征的合作學習、以生生互動為特征的合作學習、及全員互動為特征的合作學習。
(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1.學習內容要有趣味性或實用性。通過心理學我們知道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利用中學生的這個特點,仔細,認真的挖掘教材中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由此引入相關知識的學習,下發(fā)小組的學習任務。在中學物理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調查一些數(shù)據或觀察現(xiàn)象,當然還有一系列的物理實驗來提高中學物理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顯而易見,大多數(shù)人都不太愿意去面對枯燥無味、無用的東西,所以要讓學生的學習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
2.卸下心理負擔。實中學物理還是比較簡單、易懂的。不少學生在初學物理時,自我感覺能聽的懂,因此學習物理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但由于不會解題,測試成績不理想,極大的挫傷了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所以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卸下心理負擔,重拾信心才是發(fā)揮他們主動性的關鍵。
3.合理的評價機制。從一個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歷程來看,鼓勵、肯定和欣賞是他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學生的心靈是純真的,需要我們用愛去呵護。當我們通過合理的評價機制給于他們關注、肯定、贊許和尊重的眼神時,就會發(fā)揮它的催化劑效果,讓學生更有自信,更愿意去學習,進而進入發(fā)揮其主動性的良性循環(huán)中。因此,我想只有讓學生真正的主動起來,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當作一種經歷,當作一種能力提升的鍛煉,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的發(fā)揮其實效性。
(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技能。一個掌握了人際交流技能的學生和沒有掌握人際交流技能的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的表現(xiàn)式不同的。在合作小組建立之后,我們應對小組成員提出具體的要求和規(guī)范,使之成為合作小組的行為準則。初中學生有比較強烈的自我和自我發(fā)展意識,對與自己直觀經驗相沖突的現(xiàn)象、對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很感興趣。因此,既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和趣味性,又要安排諸如實地觀察與調查,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資料等活動,將學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親身體驗現(xiàn)有知識的創(chuàng)造經歷:既讓學生感到學習物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又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成功樂趣,提高他們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信心和能力。我們對搜集信息較強,現(xiàn)代社會熱點問題,主要評價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整理歸納的信息的能力,組織討論的能力,質疑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熱與能的學習中,要求學生圍繞著溫室效應、熱島效應幾個問題分組展開討論、辯論。全部同學都積極地搜集資料,歸納、整理資料;搜集典型的事例尋求相關物理知識去解答。同學們在自我闡述,相互辯答中了解了很多的熱污染現(xiàn)象,掌握了相關的物理知識。同學們通過相互合作的學習,歸納總結了很多有建設性的預防熱污染的設想。大大地提高理論水平,提高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教師首先要提出正確的合作行為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討論、相互爭辯、相互評價,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教師首先明確的提出學生在分組學習中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小組中學生要學會分工合作。任務的分配,學生和教師一起參與,而且教師指出學生負責的任務是可以變換,以保證學生在盡量多的方面得到鍛煉。分工的原則是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做的事情對小組是有用的,必不可少的。不能出現(xiàn)旁觀者,要使學生感覺到自己對小組有作用、有貢獻,因此教師的觀察和調整是重要和必要的。教師的關注就像陽光,讓陽光照到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例如,實驗的過程中有負責取實驗儀器;有負責清點實驗儀器并放回;有負責清理實驗結束后的小組衛(wèi)生,這些事情不一定都要小組長一個人來做。
(二)實驗內容應當與學生的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實驗任務也應具有挑戰(zhàn)性。新知識是構建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之上,教學實施過程的設計是建立在教師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之上。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是大量的,也是必要的。設計問題要挑戰(zhàn)性、開放性與層次性相結合,預設、調整與動態(tài)生成相結合。開放性的問題,多答案、多途徑,為小組討論交流提供可能。實驗過程中,教師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盡量給每位同學提供學習的機會。例如,在用激光筆玻璃板畫出光的折射路徑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實驗內容,要求小組每位成員都操作一遍,同學操作的同時,其他組員觀察他做的準確與否,如果不準確請給予建議。
(三)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調控。物理實驗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一種物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不是一次性的活動,每次的技能掌握都是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應一步一步地進行。物理知識是相互聯(lián)系的,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相應的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