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六盤水市第八中學,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統攝思維是通過綜合概括事件發展全過程,作為創新思維的出發點,把大量的事物綜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實和觀察結果概括為內涵更集中的概念。對數學來講,統攝思維就是對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概念和數學公式結合在一起,進行復習總結,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對知識要有一定的掌握能力,能正確理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將知識的網絡有效地編制[1]。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統攝思維訓練是必要環節。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學生能對事物做出快速的辨別,并對事物做出相應的理解。在數學教學中,針對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時,教師可以多畫一些四邊形,讓學生快速又準確的判斷出平行四邊形與四邊形的區別,并且使學生更直觀清晰的理解知識。
特別是做幾何題時,都是從已知條件開始做題最后得出證明,這都是一貫做題思維。然而在針對較復雜的問題時,就用反證方法,從結論得出已知條件。這種方法就是逆向思維的表現,對事物進行相反探討。在教學中,有效利用逆向思維可以更好完成復雜性幾何證明問題。
發散思維是指從某個中心出發,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得出許多有效方法。數學跟其他學科不同之處便是發散思維的運用。一個幾何證明題有多種證明方法,比如,在做“平行四邊形的證明”時,通常會運用添加輔助線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梯形,再借助三角形和梯形的判定知識去證明平行四邊形。在數學中,這是常見的解題方法,多角度去分析論證。利用輔助線的方式得出更多更有效的解題方法。
觀察是創新思維的墊腳石。在學習數學必備觀察能力。在做數學題時,首先是審題,教師要起引導作用,指導學生觀察理解題目的意思,再做分析,從已知條件和隱藏條件中得出重要信息,最后收集聯系得到的信息解答問題。有很多有用的信息都隱藏在題目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觀察已知條件和結論之間的聯系,從隱藏條件中充分得出有利信息,從而解決問題。學會觀察才能抓住問題的本質,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釋疑,使學生敢于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多提問,并給學生有充裕的獨立思考時間,對回答錯誤的學生要給予否定,再讓學生想想,教師盡量不暗示,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獨立思考的空間,維護學生獨立思維積極性。
大膽的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應予以鼓勵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創建出一種讓學生能夠自由發展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從不敢提問到敢于提問,逐步做到善于提問[2]。在這過程中,教師也是關鍵所在,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熱情回答,不管有沒有意義,教師不要表現不耐煩的表情。一個合格的教師就應該教學生學會提問的方式。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這才有利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疑問是人的天性,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
愛因斯坦曾說過:“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模范。在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改變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己任,忽視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錯誤觀念。教師自身要改變老觀念,接受新的教育觀念,在傳承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只有通過終身學習,才能使自己自身素質、文化方面不斷得到提高,同時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積極的為學生各項思維的發展創造條件[2]。
扎實的知識基礎是產生直覺的源泉。學生對數學知識一定要了解透徹,并且能夠正確掌握所學知識,對教師的提問就能不經過分析的過程而直覺快速地作出回答。在數學考試過程中能有效節省時間,提高做題的準確性。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教材內容設計能加強直覺思維的練習題,通過多做多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許多數學題是一道題有多種解答方案,有些學生思維狹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師要反復給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在訓練中發散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廣闊發展。例如,正方形是四邊形,那四邊形是正方形嗎?像這種題目就區分四邊形和平行四邊,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性質去方向判斷。有扎實基礎知識的同學就能一眼分辨出。教師可以多設一些有層次、題型多變的練習題,訓練學生廣闊的思維。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讓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技巧,更培養了學生的靈活能力和發散思維。
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才能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教師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樣,師生之間就不會有緊張的心理,這樣一種平等、寬松的氛圍,為學生思考提供良好的環境[3]。這樣,學生才敢于回答老師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是提出問題。對回答不正確的學生不要做出批評,而是讓學生換個角度重新思考。在課堂上,教師多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學習問題,一定是學生感興趣與教材相符的問題,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敢問、敢說的習慣。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應該以教課本知識為主,從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接受新的教育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加強直覺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注重思維廣闊性和發散性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環境營造寬松和諧的交流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