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宇婷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三小學,江西 贛州 341900)
現代教育技術是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進步的關鍵因素,同時能夠拓展教育改革的路徑與方法,為教師教學模式的升級與優化提供支持。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將復雜抽象的知識概念,以直觀的形象展示出來,增強課堂教學的流暢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小學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很多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較大困難,長此以往導致學習自信心受挫,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充分掌握,了解當前現代教育技術的類型、特點與應用方法,在數學教學實踐當中加以充分運用,順應教育發展的潮流與趨勢,構建高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小學數學學習體系。
首先,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在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課堂氛圍沉悶乏味。教師對于教材內容過于依賴,無法根據實際學情和學生需求進行重新整合與優化,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佳。其次,小學院校的學生的數學基礎較為薄弱,而且對于信息化教學的接受度較低,會導致實踐活動的開展受到較大阻礙。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缺乏對信息化教學的深刻認知,僅僅利用多媒體課件復制教材內容,導致其真正的輔助教育價值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最后,小學院校的硬件設施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技術與設備支撐,會導致微課、翻轉課堂等先進教學方法的應用受到限制。未能構建師生活動交流平臺,導致信息閉塞的問題出現,也不利于教學資源數據庫的建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較大的困境。
教師應該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增強數學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尤其是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將其應用于數學基礎知識教學當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缺乏深刻認知,只依靠教材很難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能夠生動呈現數學知識的具體用途,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強其綜合實踐能力。教師應該借助于計算機工具將知識重點與難點以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增強教學與學習的針對性。有的教材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師應該對其進行適當增補與刪減。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能夠整合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增進學生對復雜知識概念的深刻認知。
教學實驗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對于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結合,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明確小學數學教學實驗活動的目標與設計思路,實現數學題目、圖形、數學符合和模型、實物之間的充分融合,借助于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制作、展示與變換,幫助學生提升對數學理論內容的認知。教師應該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在層層問題的解決中引導學生的獨立思考,并加強多種輔助軟件的運用。
在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加強翻轉課堂的構建,以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翻轉課堂是當前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是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基礎,對傳統教學課堂進行重構,以順應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翻轉課堂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室課堂,而是通過網絡互動平臺的構建,為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提供基礎。這種方式能夠使教師在課堂中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于學生的交流討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交流與互動中實現思想的碰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明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并完成微課視頻的制作與上傳,幫助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教學課堂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等進行合理分組,使其針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及發現進行討論。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明確討論的方向與主題,以啟發式的方式解答學生的疑惑。在完成討論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對關鍵問題進行細致講解,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與個性化問題。
信息化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應該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基礎,加強對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優化。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主要存在教學模式陳舊、學情復雜和硬件設施不齊全等問題,嚴重限制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此,教師應該通過重組教學課程內容、開展教學實驗活動、構建翻轉課堂、整合數學教學資源和構建信息化評價模式等途徑,對教學實踐活動進行優化,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