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婕 范秋紅
(河南正陽縣第二初級中學育才外國語學校校區,河南 駐馬店 463600)
“課例研究”是以教師的教學實踐為基礎,研究人員、教師借助某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后所進行的各種研究活動,旨在使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個人反思的對象、理論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學習的范例。它是教師集體觀課、課后相互評論、共同改進教學的新型平臺,也是深化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有效途徑。
本課題研究的總體目標:力求在課堂教學中,不改變原有時間、班級、教師設置的情況下,創設各種有效的實踐,提供體驗的機會,形成多邊互動的教育機制,激發學生對獲取知識的興趣,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征,提高學生在理解、運用知識、認識生活現象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和智慧潛能的開發,嘗試在實踐基礎上歸納出初中數學體驗式學習類型設計與實踐操作的相關方法和經驗。
對于本課題所研究的內容在國外有很多教育理論家也做過相應的研究。教育是經驗的繼續不斷的改組和改造,通過經驗的改組,使個體知識得到不斷建構與生成,學習者得到持續不斷地發展。
國外的中小學教育強調教育的對象是“自然的人”,突出人的自然屬性。所以國外的中小學和西方很多國家一樣,小朋友沒有太多學習的壓力,但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發展了作為人天性,也增加了社會閱歷。政府組織小孩寒假去滑雪,暑假家長必須帶小孩游泳和度假,資金不夠也可以申請補貼。每周只上四天課,周三必須停課,但學生可以參加由政府組織有意義的社會活動。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形勢下,我校將本課題列為校級課題,準備在對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加以學習、繼承、應用的基礎上,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課例研究”形成一個完整教學體系,以此指導我校的常規教學活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
學生需要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間,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給學生一個自由、民主的氛圍,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信,使“學困生”也能產生發言的欲望,也能對問題暢所欲言。教師還應能及時捕捉到這一閃光點,給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也就是說要使學生全部積極參與教學,因為它集中體現了現代課程理念:活動、民主、自由。
1.民主是現代課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體現是在課程實施中學生能夠平等地參與。沒有主動參與,只有被動接受,就沒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沒有民主,學生的參與就不是主動性參與,而是被動的、消極的參與。在課程進行中,教師應形成一種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人際關系氛圍。
2.在提問時,應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如:“請你幫助設計一下,怎樣租用,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這樣才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的空間,學生在這個空間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開想象,才能暢所欲言。
3.教師應充分關注“學困生”。在課堂上,教師不應只關注優等生,而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困生”和“學優生”同時享有尊嚴和擁有一份自信。特別是發現有“學困生“舉手要求回答問題時,應及時給“學困生”展示的機會,雖然他們有時不能把問題完全解決,教師也要充分肯定這個學生的成績和能夠大膽發言的勇氣。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在課堂教學中,不改變原有時間、班級、教師設置的情況下,創設各種有效的實踐,提供體驗的機會,形成多邊互動的教育機制,激發學生對獲取知識的興趣,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征,提高學生在理解、運用知識、認識生活現象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和智慧潛能的開發,嘗試在實踐基礎上歸納出初中數學體驗式學習類型設計與實踐操作的相關方法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