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薇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通過多種途徑調查發現,部分高校開設的物流專業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響應國家大政方針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培養的學生不僅數量不能滿足實際需要,而且學生在實踐動手能力方面也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之一,很多新建本科高校物流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尚未建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銜接也幾乎沒有。以上問題,充分體現了高校對模塊化課程體系的重視不夠,或者在貫徹落實上存在較多問題。
在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的辦學定位中沒有充分體現對應用人才特有的培養內容、方式;現有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不能反映模塊化課程體系內容;由于很多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學校編制有限等原因,現有的教師實踐動手能力不足,不能滿足“一帶一路”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模塊化課程體系實施的要求。同時,現有實驗實訓條件;授課方法、評價手段等方面,沒有完全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目前,不少高校開展了國際化人才培養,但是以物流相關專業開展合作的項目不多,更多集中在金融等其他商科類專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深入,對跨國物流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很多高校顯然在面對這類人才的培養存在不足,現有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規的模塊,比如系統分析規劃模塊、運營管理模塊、信息管理模塊、成本管理模塊等方面。部分高校雖然設計了國際物流模塊,但針對性不強;模塊的課程組建對“一帶一路”國家集中度不高,講授的知識往往只是泛泛涉及。
在進行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前,首先要將國家大的發展戰略、區域社會經濟現狀與重點戰略布局和學校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規格相結合,做好對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進行調研、其他高校同類進行專業、畢業生和在校生的調研,充分收集各方意見和建議,了解市場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科學把握專業定位,準確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合理安排課程與實踐環節。同時,還要通過引進行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和企業核心技術標準,進一步強化人才供給側的改革,使培養的人才更能滿足社會需求。充分考慮學生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應該具備的主要能力,將能力模塊分解成較為詳盡的能力要素,再將能力要素分解成更為詳細的知識點。最后通過對若干能力要素進行組合,組成一個模塊化課程體系。每個模塊的課程體系由一門或若干門課程組成,課程可以按照知識的邏輯進行安排,在各個學期進行排布。課程的組合要以培養學生的某些能力要素為基礎,涵蓋了構成能力要素需要的知識。
一方面是專業定位及規格。培養既熟悉現代物流理論,又掌握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經營管理、物流決策等相關知識和技能,還具備服務研究區域“一帶一路”倡議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現代物流技術與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種運輸、倉儲、配送業務與技術,具有一定的物流方案的規劃和設計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和較強的職業道德修養。適合到與“一帶一路”工作相關單位、有關管理部門、生產制造企業、流通企業及物流中心從事物流、運輸、倉儲等物流操作與管理工作或者獨立創業。
另一方面是專業核心能力、能力要素及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物流是一個系統性、操作性非常強的行業,物流專業基礎能力、系統分析與規劃能力、物流倉儲配送運輸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物流成本管理能力和國際物流管能力。根據六種能力要求,我們將六種能力分解成對應的能力要素。根據物流專業崗位群核心能力及其能力構成要素,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因素,構建了模塊化課程體系
一是進一步加強重視。高校要充分認識到,模塊化課程體系是支撐應用型辦學定位的重要手段。二是進一步提高保障。物流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能否構建成功,并發揮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應有作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學校配套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3.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一個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培養的人才是否適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是否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四是進一步與“一帶一路”銜接。“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基于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以及中國當前所處政治經濟現狀所提出來,以合作共贏為前提的一項倡議,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
總而言之,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隨著物流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對高校物流專業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要加強物流管理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的建設,不斷提升學生的物流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物流發展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