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亞麗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臨鋼中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分層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信息獲取能力進行層次性的劃分,并因材施教地制定符合其層次的教學方案和計劃,使得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取得原有基礎以上的進步。初中英語中最為困難以及分數比例最高的部分就是閱讀,對大多數初中學生而言,最困難的也是閱讀。所以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到英語閱讀的教學中,在對學生英語水平有所提升的基礎上,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可以縮小學習差異化帶來的影響。
初中英語不同于小學英語,小學英語學習的是簡單的單詞和日常句子,初中英語的詞匯量要求更高,對句子的語法結構也有更加復雜的知識體系。而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英語詞匯的數量和積累、語法的理解與運用和閱讀理解水平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教師不難發現,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過于分化,班級授課制的教學范圍又實在不利于教師進行無差別的授課,有限的教學時間和個人精力也不允許教師實現因材施教的理想教學。所以教師考慮到將分層教學模式引入到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會因為過于關注分化的兩極而忽略中間層次的大多數中等生,也便于教師對接下來的教學做好規劃和調整。教師根據分層標準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有助于學生對自我水平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的認知,便于學生找準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斗層次,利于學生重拾對英語閱讀學習的信心和激情。
理論是高于現實的理想化表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才能真正觀察到理論中缺乏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教學也是如此,只有在具體的實際的教學案例中,我們發現問題,進行對現象的分析,才能有望解決這個教學問題。分層教學的分層依據無法明確化和量化為可視化的材料。在英語的閱讀教學部分,如果單單只憑學生的學業測驗成績為依據的話,明顯是“唯分數論”的錯誤思想。但是,分層依據的其他方面又很難實現量化和可視化,比如學習能力的水平差異和學習潛力,這些是教師難以捕捉到的。分層教學對于學生的考慮不足。教師要明晰概念:分層教學并非是人為地將學生就依據分數來劃成三六九等,而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分層依據將學生分為水平相近的學習小組,是從每個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的,目的是使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基礎上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務必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自尊心和叛逆性。謹防因為教師對學生分層的分寸把握不當而導致學生學習情緒的爆發。分層教學的“不接地氣”有可能導致分層教學的失敗。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與學生情況的調查,要做到有理有據,循序漸進地教學,不能因為好大喜功而過分重“分層”而輕“教學”,也警惕不能因為其與傳統教法的兼容需要學生慢慢適應而輕易放棄或改弦易轍。
教師在上課前應該根據當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以期學生在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慢慢接觸分層教學、熟悉分層教學、習慣分層教學。傳統的英語課堂也并非一無是處,并且學生已經習慣于這樣的教學,所以教師在引進之前應該做好鋪墊工作,謹防出現學生心理叛逆、教學效果反彈的教學現象。同樣的,教師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平等地跟學生商量,比如在應用分層教學之前,我們可以先和學生們這樣講:“為了讓每個人都學習得更加輕松而且都得到相應的進步,我們打算引入一種新型的教學,同學們意下如何,想不想試一下呢?”先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再適度地引入分層教學,與傳統課堂、習慣于傳統教法的學生相適應的部分,再慢慢改變課堂中過時的教學,最后實現有效的分層教學。邊引入新鮮、先進的教學方法,邊觀察學生接受情況;邊注意接收合理的反饋,邊做出適合教學計劃的調整。
英語是一門涵蓋范圍廣泛、注重實踐性與應用的學科,教師可以對分層之后的學優生進行課本以外的拓展,不僅不會對他們學習接受上造成困難或則負擔,還解決了這部分學生對于課外知識的學習渴求與需求。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對其他學生而言,可以一筆帶過,也完全不妨礙其他層次的學生的正常教材學習。還讓所有層次的學生都對課外有一定的了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興趣和未來專業有更多可選擇的范圍。對于學困生而言,教師采用分層教學其實在實質上是降低了學困生的學習期待和學習困難,分層不僅對學生進行分層,還對每個層次學生應該受教學的程度和深度、廣度,對每個層次學生應達到的學習目標的程度都有進行層次劃分。所以,學困生不用著急一味跟上其他人的教學進度,而是可以按照自己所屬層次的教學計劃慢慢先打好基礎再追求高層次的學習。這對于學困生來說,讓學困生得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和地方活潑起來,也讓他們在追趕進度的時候得以喘息,但是并不是說,學困生就應該落后于其他層次的學生,而是就算是一個學困生,也要遵守循序漸進和小步子原則進行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這也有助于教師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情緒,很多學困生是因為學習困難、畏懼困難、懼怕學習而一步步走向退步的,所以教師首要的是幫助學生克服畏懼情緒,建立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對學習產生內在的興趣,從而更有動力、更積極地參與學習。
總之,教師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學優生或學困生就做出草率隨意的教學改動,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穩定性學習,還不利于教學計劃的順利開展。所以分層教學模式的課堂運用,成為教師最稱手的輔助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它解決教師過于關注某個學習層次學生而忽略教學時間的問題,也不會出現教學節奏為了將就某個群體而混亂的情況。教師應當經常開展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將它變成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目標的工具,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