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事業單位也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支撐和維系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同時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府的代言人,在社會中承擔著管理公共事務、監督和服務社會的職能。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水平除了是影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以外,也維護著社會秩序,保證了社會的長治久安發展。本文主要是在內部控制的角度說明事業單位內控的重要性,相信一定會對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事業單位的工作中,內部控制的核心是為了更好得使事業單位服務于社會,確保財務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從而在事業單位內部使用的調節、規劃、評價、控制的一些措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各級領導人員和工作人員為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標而進行的參與績效計劃設計、績效溝通、績效考核、績效評價、績效應用的過程[1]。績效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之所以要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做好是因為事業單位的資源配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通過預算績效管理和工作可以不斷的優化資源配置,使事業單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標。內部控制工作的范圍涉及事業單位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而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正是通過調節、規劃、評價、控制等環節實現的。為了使得事業單位既能實現經濟效益,也能實現社會效益,就一定要加大內部控制的力度,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機制體制,把控好事業單位工作的各個環節。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
可以說,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完成情況也是衡量內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標,一旦績效管理工作不理想,那么一定會促使管理人員進行反思,反思內部控制工作是否存在問題。再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思考和解決。因此,績效管理工作的情況也可以促進內部控制工作不斷地優化和完善。兩者相互促進和發展。
在當今我國的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工作和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將會阻礙事業單位的發展。主要的問題如下:
事業單位在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時,一定會事先制定對應的指標體系,科學的預算指標體系才能保證預算績效工作的有效性。目前的很多事業單位的很多定性、定量指標,邏輯分析等方面都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實際上在工作中一定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目前看來,這個體系還有很大的完善和發展的工作。績效評價的范圍還不夠全面,現在的評價主體很單一,僅僅是某各部門進行評價。這是因為項目的復雜性和部門的龐雜性導致績效評價比較混亂,無法進行統一的、科學的、合理的評價[2]。
在現實的事業單位的工作中,工作人員仍然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意識,沒有深刻的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對于事業單位工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員往往是為了評價而評價。績效評價的威信度還不夠,也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低的風險性。總體來說管理人員沒有對預算績效給予足夠的重視,工作人員也沒有樹立其相關的工作意識和風險意識,事業單位的部門也缺乏先進的管理觀念,也沒有相關的實踐和經驗,這就導致總體上績效管理和內部控制水平不高,從而阻礙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
正確的思想意識是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和績效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礎,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思想意識才能用它去更好的指導實踐,從而在實際中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創新,建立健全績效評價機制。
制度的“狠”指的是“狠”到位,就是說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夠完善,評價和控制中的很多問題都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我國的預算績效進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基礎是相關完備的法律。目前我國的相關的績效預算的法律制度是《預算法》,很多單位工作人員對預算法理解不夠透徹,制訂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相關的管理條款覆蓋程度不深,這就造成在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的時候缺乏足夠的制度保證。
近些年來,時代的發展使得事業 單位的改革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各項規范制度層出不窮,一直沒有形成專業的預算績效管理的機構,同時,工作人員素質也無法保證,不重視繼續教育。因此導致管理隊伍的專業素質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也無法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實現。
在事業單位的內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專業的績效管理機構,專門對單位內部的調節、評價、控制等方面進行管理。也可以成立相關的管理小組,選取合適的領導人員對績效管理工作進行正確的管理和引導,通過內部控制的具體措施進行內部工作體系的建立健全。同時,可以對管理和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在提高專業素質的同時培養他們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道德素質,不斷的對社會出現的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使得人員素質的發展跟得上時代發展的需要。要實現評價主體的多樣化,可以引入社會上的力量,例如借助新聞媒體和績效管理專家進行評價,擴展評價的廣度和深度,不斷的為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注入血液和力量。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根據事業單位的性質和條件為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增添新的內容,制定并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細化的規定。例如,對明確違規行為、處罰條款、執法主體、改進績效問責制度等進行規定[3]。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應該秉持著科學性、合理性的原則,建立起統一的績效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通過專家的指導進行管理和評價,建立并完善相關的績效管理制度。
社會的要求和情況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到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風險,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內部控制工作是貫穿事業單位管理的始終的,一定要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績效管理的水平。還有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工作,監督工作時是績效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保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時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進行統一的內部控制。為了實現設定的預算績效管理目標,事業單位一定要基于內控視角,運用內控手段[4]。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一定要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對工作人員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等內控工作相關內容進行培訓,強化風險意識,使得工作人員都充分的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在實際進行正確的績效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為了切實地解決在績效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做好內控工作一定要建立健全相關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制度、樹立正確的績效管理認識和風險意識,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好對績效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唯有如此,事業單位的活動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