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新建材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深化,企業的管理和發展面臨著新的要求,特別是企業的財會管理方面,傳統的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方法在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下,已經開始顯露出其無法適應發展需求的弊端,諸如:制度上的缺陷、人才資源不足以及執行力差等。基于傳統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方法上的管理工作,其工作質量不高,無法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因此,有必要結合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和要求,對企業的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及其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機構性開始呈現出分化趨勢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改革的實質是對國家經濟結構進行改革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性。基于企業的視角,市場經濟經過幾十年的蓬勃發展,市場環境的競爭態勢愈發激烈,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愈發復雜,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確保其地位、增強競爭力,就必須開展供給側改革,通過提高企業內部財會管理的工作質量,來實現上述目標,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具體而言,基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內部管理工作,應把握一下3點:(1)通過完善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制度,實現財務工作執行時有法可依、有根可循,進而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2)對外提升產品及服務品質,及時掌握市場風向,根據市場發展變化,調整、拓寬企業的供給渠道,優化企業的市場資源配置,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發展的可持續性;(3)及時地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及保存,確保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市場經濟帶來了“新動力”,企業競爭壓力日趨明顯,這就迫切要求企業對內要做好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基于此,也暴露出部分財會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不足的問題。具體來說:(1)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態度,面對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和內容采取表里不一的做法,并抱有僥幸心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疏于執行供給側改革的措施,進而導致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效率低下;(2)財會管理人員的工作業務知識水平不足,無法透徹地理解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和目的,嚴重影響了供給側改革在企業財會管理中的開展和深化;(3)財會管理人員過于依賴傳統的管理方法,無力或抵觸管理方法的優化創新,在管理過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只關注企業資金、人員,管理內容狹窄,不僅無法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還影響供給側改革作用的發揮。
“降成本”作為供給側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從企業視角出發,就是要求加強成本管理和控制,實現成本控制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完善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在現實情況中,不少企業存在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后的問題,并且由于該問題,制約了企業財會工作的整體質量。具體來說:(1)企業對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夠重視,部分企業甚至還未建立系統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有的企業當中,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執行及監督,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流于形式;(2)部分企業缺乏對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正確認識,采取應付態度,將其他企業有關供給側改革財會管理的規章制度直接照搬,往往會造成該規章制度脫離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影響企業的發展步伐。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內容要求來看,許多企業對于資金管理控制工作并不到位。具體而言:(1)企業片面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對企業資金狀態疏于管理,導致企業出現資金利用率低、投資盲目等問題,企業資金使用情況缺乏規劃性,進而影響企業的成本收益;(2)企業資金管理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及制度,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流程混亂、繁瑣,造成資金管理雜亂無章、管理效率低下,影響企業整體的財會內部控制管理質量。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財會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低,是影響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質量的首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升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對于供給側改革的認知和理解,加強對財會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具體而言:(1)企業應定期組織、安排員工的培訓,培訓形式可以采取邀請業內專家、學者到企業進行演講,或者組織企業員工去專業的培訓機構進修,提升財會管理人員在供給側改革、金融、市場方面的知識水平以及管理業務水平,增強管理人員在側改革背景下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勝任力;(2)加大企業財會人才的引進,尤其是具有專業財務管理知識和經驗的專業型人才,可以通過招聘平臺或招聘會招納人員,也可以從其他企業或機構聘請有豐富經驗的人才;(3)重視和強調財會管理人員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事前及事后控制能力,確保財會管理人員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有清晰的認識和預測,并能夠通過系統的解決方案規避風險和損失。
科學合理且可執行的財會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容小覷的意義的作用,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前文所述的制度落后等問題,在中小微型企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響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質量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針對該問題,企業應對其財會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完善,具體而言:(1)應以企業現實情況、發展需要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要求為基礎,建立健全完善的且財會內部控制制度,并設立專人對該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和監督,確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2)在制定建立財會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還應設立相應的保障措施和機制,對財會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快速解決,提高管理制度的運行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企業進行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資金方面的需求,在進行融資是,應注重保持企業資本機構的合理性,盡可能規避由于融資和投資的資本期限錯配所引發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此外,對于企業應收賬款的控制管理力度應加強,企業只有收回了真金白銀,才能去投入生產經營,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否則,企業現金回收不能跟上短期投資的需要,會進一步惡化公司的財務處境,因此,應防止由于應收賬款問題而導致的賬面盈余豐富但實際卻無錢可用的危險境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改革內容,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企業作為改革的參與主體,在市場環境不確定性以及競爭性日益高漲的情況下,應積極作為,對傳統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進行優化創新。在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管理方面,首先應將供給側改革的內容要求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實際相結合,確保兩者在改革思路上的一致,針對財會內部控制工作的問題,從人員、方法、制度三個層面上進行優化與完善,提升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質量,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