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喜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近幾年,我國接連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及相對應的《內部控制引導》,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國有企業紛紛響應號召,按照條例建立了內控制度。許多企業一直認識不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企業內部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方針。下面我將闡述內控制度建立的意義,并列出在內部控制中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前進,我國的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一系列的改變中,部分民營企業抓住時機,勇于改革,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更多的民營企業則是在這片浪潮中獲得失敗。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想要在眾多的民營企業中脫穎而出,加強企業自身內部管理的關鍵問題?;赝母镩_放的這四十年來,我國的民營企業創業歷程艱辛,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仍保持著高速發展的勢頭,不論是在民營企業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較為矚目。自從美國市場第一次爆發出財務丑聞,受到了全球對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關注。我國也從中吸取了經驗,提出了有關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條例[1]。
所以,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已經逐漸成為了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有效手段。近幾年,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民營企業大多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優秀的企業走出國門向國際市場進軍。這其中不僅有著我國民營企業的國際化視野,也彰顯著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在新常態下,民營企業如何做出內部管理的完善措施,實行有效的內部管理控制是必然的。
我國的民營企業暫時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新常態的環境下,面對著眾多的挑戰,在經營管理中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尤其在內部控制方面,民營企業普遍存在問題。部分企業依據自身的發展現狀以及戰略目標制定了具有個性化的內部控制方案,但是大多為表面工作,難以徹底的實行下去。內部管理制度成為一紙空文,普遍存在敷衍、應付的現象,內部管理制度無法真正的發揮作用,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也起不到絲毫效果。
我國的民營企業普遍而言,都存在缺乏內部控制意識的問題。企業的管理層人員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存在一種忽視意識,基層員工則沒有任何的內部控制想法,他們嚴重缺乏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理念以及意識。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往往認為內部控制是屬于財務部的事情,不重視對內部控制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極易影響到底層的員工,全企業上下都會形成輕視內部控制工作的理念。另一方面,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有效性的監管力度不強,一味地按照以往的規章條例行事,沒有考慮到適用性。這些思想因素都是阻礙民營企業發展,內部控制得不到重視,發揮不了效果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為民營企業的內部管理人員缺乏內部控制意識,導致內部控制條例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顯得執行力不足,沒有貫徹于企業的日常工作中,發現不了存在管理控制中的問題[2]。面對控制力不足的問題,更不能及時制定出解決方案,這是導致目前民營企業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及時調整與完善的一大原因。內部控制一旦缺乏執行力就失去了原本的效果,企業會因為內部的管理問題,工作效率低下。例如,經常發生的企業內部收入與支出資金的不確定性、對支出預算的準確率不高、各部門之間的磨合不夠。這些都是內部控制力度不足的體現,最終將會讓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以及內部控制完全脫節。另外就是在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行中,領導者需要重視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監督,以及實行獲得的工作反饋,并以此對制度進行一定的糾正與完善。在內部控制執行中,執行力的薄弱是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完善的制度需要貫徹下去,才能真正的發揮效用。
內部控制的執行離不開監管制度的相輔相成,企業的內部監督工作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保障了其他工作的順利執行。同時內部監控工作也能察覺在內部控制中的遺漏,及時進行完善與調整工作。內部監管體系的完善關系到企業的工作有效性,也是對內部控制工作完善程度的一種衡量。根據調查,發現我國的大多數民營企業在內部監管系統的構建中存在著很多遺漏,對內部控制的監控缺少先進性。即使企業內部設立了監管部門,但也是名存實亡,難以行使監管的權力,真正發揮監管系統的作用[3]。
首先一種意識的樹立,需要在企業的高層中進行,只有管理者具備了內部控制的意識才能真正實行下去。領導應該積極學習有關內部控制的方法建議,針對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條例。只有管理人員為基層員工樹立好榜樣,才能讓整個企業形成重視內部控制的風氣。民營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內部控制是整個企業的工作,不應該單獨依靠財務部來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推進應該是長遠的、系統的,關系到整個企業的未來發展,理應得到所有員工的重視。
我們可以將企業的監管機制分為內外兩種監管方式。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構建以及完善離不開監管機制的保障,它是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檢驗監督。對內的監管機制,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企業對此應該加強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素養,保證審計部門的嚴謹性、專業性、科學性。企業的內部監管力度不夠,則可以依靠外部監管機制。對外的監管機制,可以聘請專業的注冊會計師定時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力度進行審查,并提供相關的完善意見。依靠企業的監管系統,可以逐漸實現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加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對于內部控制程序的制定以及完善,企業應該分析關鍵因素,針對這些因素制定條理清晰、有輕有重的內部控制程序。當然,民營企業在設計內部程序的過程中,應該對企業的經營現狀有所分析,抓住企業的自身特點進行設計。另外就是內部控制程序不需要太過復雜、全面,而是應該有所側重,這才更適合企業后期的具體實行工作[4]。值得注意的是,前面說的不需要太過全面是指沒有側重點的程序設計,正確的要求應該是覆蓋了企業的所有經營范疇,但是又可以在內部控制程序中體現出重點環節,方便他人的理解。內部控制程序的設計原則就是保證能夠覆蓋企業所有經營,并對關鍵環節做出細節上的控制,一定要具備約束性。
總而言之,在我國的民營企業發展中,內部控制問題已經成為了阻礙其日后長遠發展的一大問題。對企業內部的控制,值得引起管理者的重視。民營企業需要從自身出發,實行內控制度,不斷進行完善,提升其有效性。我們相信民營企業將會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取得成功,促進經濟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