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霞
(山東同泰土地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4)
2002年11月,臨沂S木業有限公司(簡稱S木業)成立,工商注冊屬中外合資企業,2016年變更為內資民營企業,注冊資本2600萬元,主要經營木材制品。2015年6月成立山東S家居有限公司(簡稱S家居),S木業100%控股,主要加工銷售家具。
2014年初,S木業資產負債率76.23%,賬面累計凈利潤3486萬元,隨著整個社會實體經濟的衰退,制造業整體利潤率不斷下降,S木業2014年開始出現虧損,2015年櫥柜車間建成投產,并成立S家居,致使S木業及S家居2015年末流動負債比年初大幅增加,當年虧損數額2900余萬元。此后,企業一直虧損嚴重,深陷債務泥潭,S木業和S家居因資不抵債向臨沂市XX人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2018年10月24日,臨沂市XX人民法院依據《破產法》對S木業和S家居進行破產重整。
導致S企業破產重整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原因。
現代企業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資金、技術、管理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S企業正是因為在資金、技術、管理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了才導致企業陷入重重困境,最終導致破產重整。
1、內部管理失控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1)管理層沒有形成控制力,三大生產板塊各自為政
企業管理層沒有形成控制力和凝聚力,出資人每人分管一攤,但又沒有管好。真正的生產加工,完全依靠生產廠長。櫥柜和家具板塊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聘請四川、湖南等外省人作為生產廠長,生產廠長具有巨大的權利,既負責本生產板塊的物資采購,又獨立招工并有薪酬決定權,他們往往帶來很多同鄉一起做工,管理層對具體的生產經營細節不了解,造成管理失控。
(2)財務控制失誤,債務風險居高不下
S企業自2015年至2018年的財務指標如下:2015年至2017年S企業的營運資本分別為-9081.43萬元、-17885.20萬元、-26545.13萬元;流動比率分別為76.23%、60.89%、57.05%;速動比率分別為54.22%、47.08%、44.11%;現金比率分別為17.97%、13%、6.77%。從上述償債能力指標來看,營運資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均成大幅下降趨勢。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左右,比較合適,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過小,則表示公司償債能力不強。由此可以看出,S企業連續幾年資產結構不合理,短期償債能力嚴重不足。
(3)缺少基本的成本控制措施,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根據歷年的財務數據分析,S企業一直收入、成本倒掛,究其原因,主要是整個生產經營環節缺少基本的成本控制。
第一,在采購環節,S木業外購夾心皮不分等級、外購面粉摻假等,未經質檢直接入庫;櫥柜車間外購油漆、五金滑軌等由外貿出口代理商指定材料供應商,導致采購成本過高。
第二,在用工環節,沒有定崗定編,各板塊隨意招工,生產廠長自行核定工資及工資調整數額,沒有根據績效考核薪酬,甚至出現產值與工資倒掛的現象,導致成本高。
第三,在生產環節,企業車間管理人員及一線員工,都是外省務工人員,沒有經過崗前培訓,大都現學現賣,關鍵生產工序返工率和出材率低。企業既不對產品合格率進行考核,又不進行材料成本考核和產品入庫核算,形成原材物料大量浪費,導致成本高。
(4)投資決策失誤,企業市場增長乏力
2015年成立S家居時,3544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對S企業來說并不是小數目,幾乎是掏空了企業的所有積蓄。但該企業在做這個投資決策前并沒有進行應有的可行性分析,決策的做出是基于少數企業控制人的拍腦袋行為,其科學性、前瞻性,以及后期應配套的技術、資金、人才都沒有詳細的計劃和科學部署。這種盲目的投資行為必定會受到市場的打擊,事實證明,家具不屬于快速消費品,更新替代緩慢,隨著S家居的試生產,2015年當年產生了2000萬元積壓庫存,銷售收入僅1155萬元,虧損額達到1956萬元。目前S家居的家具生產批量小,難以批量化,基本以訂單生產為主,市場分布狹小。因缺乏高技術人才,材料消耗過高,產品質量不穩定,售后維護費用高。
2、盲目擴張引發資金鏈斷裂
S木業2015年擴大投資規模,其中:新上櫥柜車間,固定資產投資1832萬元,占地面積60畝;成立S家居,固定資產投資3544萬元,占地面積82.75畝。同時在青島、煙臺、沂水、臨沂市區等地設直營店,店面裝修及樣品布置,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
為了擴張,S企業從商業銀行貸款2.06億元,借助民間融資2.2億元,高負債經營產生高額利息,加劇了企業的負擔。截至破產重整裁定日,短短三年多時間,S木業累計虧損1.23億元、S家居累計虧損1.19億元,巨額虧損導致資不抵債,S木業和S家居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高達211.05%,無力償付到期債務,終于導致資金鏈斷裂。
企業的生存離不開外部經濟環境,國際貿易動向、國內產業政策、國內外市場狀況都影響企業生存發展。S企業之所以被市場淘汰,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外部環境的不適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沒有前瞻性,也沒有做到快速反應、順勢而為。
1、出口受阻,國外市場萎縮
從歷年數據分析,S企業的產品銷售結構以出口為主,與大多數出口導向性企業一樣,國際市場動向對企業的影響極其深遠。在人造板材出口方面,美國市場的地位舉足輕重,2012年美國開始對中國硬木膠合板反傾銷,2015年開始不斷提高對中國硬木膠合板征收的懲罰性反傾銷關稅,2018初美國正式發布膠合板案反傾銷令和反補貼令,對膠合板征收平均稅率206.34%、懲罰性稅率378.26%的裁決正式生效,2019年對木制櫥柜和浴室柜征收260%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受美國貿易戰和美聯儲加息影響,出口美國受阻,其他國家市場基本未開拓,國外市場萎縮,導致木業和櫥柜板塊生產開工不足。
2、木材資源嚴重短缺,人工費上漲,產品成本高
我國是嚴重缺林的國家,家具用材因長期過度消耗導致十分短缺,S企業為了采購集成材等木材,長期外派員工駐守滿洲里,或者到俄羅斯等地考察木材,原材料及采購費用不斷上漲。同時,隨著物價上漲,人工成本不斷提高,加劇了企業負擔。
3、環保壓力加重企業運營負擔
由于環保的高標準嚴要求,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甚至面臨關閉歇業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景下,除了市場本身欠佳以外,環保問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木業及家居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成本解決污染標準的問題,同時產能受限導致企業不敢接單,企業運營負擔進一步加重。
企業既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又是千萬勞動者以及他們背后家庭的承載者,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個體。企業應從內外部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以面對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適當擴大生產規模、開拓新產品新市場是必要的,但是在經濟衰退階段和企業虧損時期實施投資決策,勢必占用大量資金,而且資金難以回籠,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因此,企業要慎重分析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精準把握發展速度,充分預測投資風險,避免盲目擴張。
企業不合理的資本結構,會直接影響自身運營的安全性、價值增值的可持續性;負債比例過高會產生財務風險,影響償債能力。因此,企業應建立財務預警機制,緊盯預期現金流量,謹慎選擇融資戰略。
企業應當根據經營模式、生產工藝流程、風險水平,設置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控制程序,做到相互制約、相互監督。還要建立全面預算體系,通過預算管理對企業經營、資本、財務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現金流進行合理安排,將管理落實到實處。
財務核算是財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強化財務核算能力也是實現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徑。企業應通過優化財務人員素質,規范財務核算程序,加強財務審核和監督,提高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風險識別能力,完善企業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準確及時地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機遇,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國外市場在政策、市場、經濟等因素方面也存在更多的變數。目前中國是全球經濟的新興體,市場前景廣闊。企業在開拓國外市場的同時,應該學會重視國內市場,國內國際市場兩手抓,保證自身業務運營的穩定性,確保企業走得更加長遠。
我國木材資源的供應與國內需求的快速增長不相適應,木制品加工的原料對外依賴較高。企業在提升自身議價能力的同時,應尋求更好的原料替代品和生產工藝,規避單一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同時企業要拓寬原木進口渠道,加大非洲、東南亞市場開發,防止原材料過于集中某個市場而導致進口受限。
S企業由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走到破產重整的境地,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只有深刻剖析破產重整的原因,并用壯士斷腕的精神徹底扭轉原來粗放式經營模式,才能為企業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實現長遠發展。本文結合S企業的管理權控制、財務決策、成本控制和投資決策等方面對其內部管理進行了深刻剖析,同時進一步從外部環境分析了其走向破產重整的外部原因。企業既要注重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內部預算管理制度、加強財務核算、健全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又要全面把握供需市場關系,提升自身議價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在內外全面提升的前提下,讓企業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