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我國政府會計是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構成。其實行雙功能、雙基礎和雙報告的模式就是為了促進政府會計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更加有效地體現政府會計收付實現制的特點,從而將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結合起來。本文主要針對鄉鎮政府會計在實施管理時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鄉村政府會計核算與監督管理工作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眾所周知,我國的會計制度主要針對企業的會計制度,包括在制定過程中主要結合國際會計準則。而我國企業適應會計基本制度的情況和西方會計制度在某些方面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在制定會計準則的同時,要根據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完善好每一個環節。而鄉鎮會計制度并不完善,高校學生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一般局限于企業的財務會計。比如,在理解財務管理的目標時,我們默認的參考對象是股東以及債權人,如何使股東財富最大化,如何使債權人的利益和股東利益都不受到傷害,如何達成共贏。而鄉鎮政府會計的出發點與此截然不同,政府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往往在核算的基礎上只注重涉及現金流入流出的環節的真實性。同時監督的力度也與企業不同,可能會出現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出現記賬混亂、記賬錯誤等現象,從而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復雜度,最終導致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鄉鎮政府因其地理環境、鄉鎮文化和面對人群的特殊原因,鄉鎮政府會計的人員年齡普遍較大,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夠全面。會計準則也一直在變化,一個專業的會計人員應該懂得洞悉傳統會計制度與新型經濟發展下改制后的會計制度的區別,從中學習改制前后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大部分鄉鎮政府會計人員局限于舊的會計準則,所以在面對新準則時無從下手。另外,鄉鎮政府會計因缺乏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工作效率不高,最終導致賬務混亂、賬務積累,最終出現人為的錯誤。
繼續教育對會計執業人員而言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對于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的完善、理論的加強有很好的補充作用。與其他國家相比,當前我國會計的教育方法較為落后,而近些年對于企業會計的繼續教育加強了不少,但是鄉鎮政府會計的繼續教育工作依然不夠完善。其制度的不完善,業務的不專業突出了工作中許多問題。其中較為集中的農村集體資產的歸屬和劃分問題,像一些山區、林區的商品林、公益林所有權界定問題以及建設使用權年限問題都不能明確,這為我國發展鄉鎮產業增加了不小的阻礙。另外,現在財務的整個流程趨于電子記賬,傳統的手工記賬即將被取代,節約人工成本的同時也簡化了工作量,將原來人工記賬下容易犯的錯誤減少許多。所以,電子操作會計系統軟件的教育也需要完善。
眾所周知,一個公司的完整工作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團隊發展對于企業永久性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鄉鎮政府也是一樣,鄉鎮政府因其工作的特殊性,要面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工作,以及不同的方式。其日常現金流入、流出因采用收付實現制的特殊性往往與企業是脫節的。而新型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體現政府會計的獨特性,而又要保持像企業會計那樣實質重于形式的業務模式,這樣為日后上級主管部門核算和監督下級鄉鎮財務時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鄉鎮政府部門設置的單元較少,往往所從事的工作并不是很具體。比如,會計部門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協助其他不同部門的工作,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這往往會分散鄉鎮政府會計的集中度。其他部門在進行日常報賬的時候對本部門從事一些經濟活動所涉及的原始憑證的單據完整性以及真實性不太重視,這就造成了其他部門在與鄉鎮政府會計部門人員的工作交接中存在缺口,不利于之后鄉鎮政府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結合運用,往往重點在于會計的核算,主體方向是保證經濟活動外在的真實性,即這項經濟活動是否存在,忽略了經濟活動的合理性。而對于審計監督在核算的基礎上加深了經濟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所以,會計日常的核算必須伴隨審計部門的監督管理。審計的工作質量高,往往會計工作的質量也會高,所以在審計人員的選拔上要求扎實的專業技能。
鄉鎮政府作為一個重要基層的組織結構,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制定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只有提升了管控力度,制定更加嚴格標準的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約束鄉鎮政府會計人員的行為。建議鄉鎮政府通過集中學習的方式讓鄉鎮會計人員能更有效地學習相關政府會計制度,同時指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定期主持會議進行討論,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力求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夠少犯錯誤,更準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務。鄉鎮政府要加強鄉鎮財務人員新型政府會計制度的學習力度,將新舊準則做比較,提升自己的判斷力和執行力,促使會計制度新要求與本職工作的更好結合,促進新舊制度銜接過程中以及在新制度執行過程中的更好配合,理論結合實踐,避免出現光理論不實踐的情況;另外,鄉鎮政府還應積極組織有成功經驗的鄉鎮之間的領導團隊互訪活動,讓領導團隊實地走訪和交流,將別人的先進經驗和成功案例作為學習的樣本,從而更好地開展今后的工作。
如今鄉鎮政府會計人年齡偏專業知識沒有得到充分的完善,而他們后期學習的渠道少之又少。即使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不知道如何去解決。所以,鄉鎮政府可以建立財務教育組織,招收一些專業扎實、年輕上進的人才,讓他們對這些財務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鄉鎮政府會計可以適當納新,培養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分擔了鄉鎮政府會計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比如,現在許多鄉鎮領導干部以及村委會干部在使用電子設備上存在很大問題,所以需要鄉鎮政府讓新生代專業人才幫助資深前輩學習新工作理念與方法。新會計準則的修訂不僅是針對企業,而且也適用鄉鎮政府會計,像政府預算這一會計科目的變換,以及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同時進行也加重了工作的難度。所以,在學習新型會計準則的同時,鄉鎮政府會計也要比較舊準則下進行賬務處理到新準則下賬務處理的轉變,同時找到新舊會計制度的區別和進行有效銜接的方法,這些都是我們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傳統的手工賬本因為日積月累的緣故,有的因為霉爛導致數據不夠清晰,造成數據的銜接缺口。比如,在對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時候不容易進行追溯調整,給工作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所以,鼓勵采用電子信息輔助工作模式,一是節省時間,效率高;二是網絡上有許多比較新型的信息可以很快地傳遞給我們,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記賬不明確、科目難以確定使用,都可以通過查找或者提問的方式來解決。鄉鎮會計基礎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每年年底報表的編制,它是一項衡量鄉鎮政府會計工作是否合格的標準,對基層企業經營的管理起著引導作用。鄉鎮會計基礎工作管理如果從一開始就實現標準化,那么之后的各項工作就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正規化對會計工作業務提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鄉鎮政府會計工作一開始就要做好。
任何一家企業、一個團隊都需要相互協助,相互督促。只有在第一個環節就做好的情況下,第二個環節接收時才會得心應手。否則,只會讓其他部門抱怨,懈怠地對待工作。最終相互推卸責任,造成人人不和、部門與部門不合作的局面,這樣是不利于團建工作的組建的。最主要的是,各部門分工要明確,要做到術業有專攻,如果分工不明確就會造成本職工作做不好,其他工作做不了的現象。同時,鄉鎮政府也可以聘請外來專業人員給鄉鎮政府會計講解新的理論知識。對各個部門的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交流,最后制定解決方案。各個部門可以設置績效指標來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如今的鄉鎮政府會計人員在招聘的時候往往門檻比較低,許多會計人員本就專業知識不足,再加上內部監督力度不夠,在日常工作中出現差錯的頻率較高。所以內部的監督力要加強,這樣鄉鎮各個部門履行各方面的職責也會有質的提升。首先,要注意提高鄉鎮政府會計人員的監管意識和有效監管手段與方法,在監督的過程中要做到整體監督和重點監督相結合,從決策到執行由同一人負責的現象也相對普遍;其次,預算管理、成本控制也缺乏科學制度作為工作指導,造成實際工作中的粗糙、單一,無法起到很好的管理制約作用;再次,原始憑證管理核查不及時、不規范,會計檔案管理意識缺失、方法陳舊等,都造成了鄉鎮目前普遍的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問題;最后,由于鄉鎮工作的現實條件以及管理意識缺失,內部控制、信息化管理手段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和滯后,如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內部監管力度不夠等,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鄉鎮當前的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與管控效率的提升,同時對新型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推行也將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國當前鄉鎮政府會計的不夠專業以及老齡化現象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所以,不僅要從專業化的方向去解決問題,也要注入新鮮的文化。只有不斷地強化鄉鎮政府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加大內部管控力度,注重優秀團隊建設,優化會計工作環境,才能確保鄉鎮政府會計質量的提高,才能促使鄉鎮經濟持續進步。同時要深入了解我國基層政府會計外部監督現狀,針對現狀提出必要的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