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霞
摘 要:生活化課堂是以課堂為載體,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生活經驗溶于課堂,在引導學生與生活世界的溝通中,實現知識、能力及情感的生成。我們以往的思想政治課堂過于理性化,片面強調道德觀念的灌輸和道德行為的訓練,遠離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教學常態,忽視了學生的成長需要,顯得過于成人化、政治化和模式化,讓我們的課堂回歸生活,是課堂教學的應有之本意。本文就教師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內容等方面探討了生活化課堂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教學模式
“生活”是什么?“生活”即人生實踐,即生命有目的的創造。只有在生活中,個體才能形成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創造價值,形成人際關系,內在精神、智慧能力等。因而,生活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活動過程和精神的價值實現的過程。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為歸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思想政治課堂原本是一個被師生共同擁有的生活世界,體現著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然而,我們以往的思想政治課堂卻過于理性化,片面強調道德觀念的灌輸和道德行為的訓練,遠離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忽視了學生的成長需要,顯得過于成人化、政治化和模式化。“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所以,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對師生關系、課程教材、教學活動進行意義重構,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我們的課堂回歸生活是課堂教學中應有之本意。因此,在教師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內容等方面,理應成為建構生活化的政治課堂的有效注意點。
1 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
觀念支配行為,站得高,方能看的遠;立意新,方能品位高。新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即是提升個人業務素質的機遇,又是對我們業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觀念的挑戰。探索有效構建”生活化”課堂之路,更新教育理念是關鍵的一步。一方面,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即在新課程教學中,依賴生活實景、模擬生活情境,創設生活背景,充分利用生活實踐來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師要敢于自我否定,樹立全新的師生觀、教學觀及評價觀,真正做到“三貼近“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讓課堂充滿生機。
2 落實生活化的教學目標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現代生活教育觀則認為,教材只是憑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學中,我們究竟是教教科書,還是用教科書教?是教學科知識還是以知識為切入點,回歸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課程改革轟轟烈烈的今天,這似乎不應該是個問題,卻大有反思的必要,畢竟我們早已駕輕就熟的東西中恰恰少了一些類似目標的考慮。思政課教學內容標準的每一個主題下的學習內容都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不同的年級達到的標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使用標準指導教學的過程中,要體現內容的交融性和相互滲透的特點。
3 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課本上的內容來源于生活,但是離生活還是有相當的距離。因此,生活化的思政課教學要求教師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創造和開發富有熱色的校本課程,或按照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取舍、調整、生成符合實際情況的主題來擴展教材,使教材走進學生,走進生活,而不需要呆滯的照本宣科,或讓學生死記硬背教材中的道德規范。
4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政治課堂教學過程總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切入適宜的、引申和發展。創設良好的情景,營造適宜的氛圍,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感陶冶、智能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注意實效性,不能讓情境教學流于形式上的“活躍”。要彎下身去了解學生的生活,努力避免教學情境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此外,教師還要注重教學情境的趣味性“”思辨性“和”有效性“,力求創設的問題既能滿足青少年求異、求變、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又能讓他們心生疑惑,產生探索的欲望與動力。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入境釋疑,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5 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目前大多數教師都是憑著一張嘴和一支筆來單向地灌輸書本知識,并沒有安排學生參與生活實踐,這就導致了政治課教學沒有生機與活力,以致于課堂教學效率較低。要真正改變,就要讓教學方法回歸生活,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豐富課堂教學。
一是實踐法。所謂實踐法就是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探索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因為參與性較強,因此學生的興趣較高,采取這一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授銀行業務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去銀行辦理業務的課外作業,既可以是存取款,也可以是轉賬等。通過辦理實際業務來親身體驗銀行業務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部分同學過去從來沒有與銀行打過交道,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教學,真實的感受到了銀行業務的操作,從中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而是模擬法。這一教學法又叫模擬生活法,主要是指一種通、過模擬生活中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來理解課本知識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宋邦林.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5,(15).
[2]鄧開強.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探析[J].人間,20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