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不僅是一個全球化發展的社會,更是一個移動互聯的社會,“互聯網+”成為包括教育領域在內的各領域發展進步的重要依托,在英語口譯教學中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新模式勢在必行。本文將首先分析“互聯網+”對英語口譯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探索“互聯網+”視域下英語口譯教學的模式構建和具體策略,重點從科學合理運用翻轉課堂等方面,豐富、更新英語口譯教學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教學方法;翻轉課堂
【作者簡介】朱春麗(1962-),女,漢族,河南上蔡人,鄭州西亞斯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與英語教學。
引言
當今的中國在各個領域飛速發展,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姿態融入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浪潮中,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進程不斷推進,尤其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對外投資合作多元化發展,對英語人才尤其是英語口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培養符合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英語口譯人才成為教育領域共同關注的課題。當今社會不僅是一個全球化發展的社會,更是一個移動互聯的社會,“互聯網+”成為包括教育領域在內的社會各領域發展進步的重要依托,在英語口譯教學中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立足口譯人才培養現狀,打造“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新模式勢在必行。作為英語口譯教學的重要載體和培養口譯人才的重要陣地,各高校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合理調配教學資源,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英語口譯教學中的獨特優勢,推動英語口譯教學的全方位革新,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能力的英語口譯人才。本文將首先分析“互聯網+”對英語口譯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此為基礎探索“互聯網+”視域下英語口譯教學的模式構建和具體策略,重點從科學合理運用翻轉課堂等方面,豐富、更新英語口譯教學方法。
一、“互聯網+”對英語口譯教學的影響
在“互聯網+”視域下,英語口譯教學的改革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打開了全新的發展局面,教育領域也不例外。“互聯網+”的提出,推動了教育領域深刻的變革,就英語口譯教學而言,信息化的教學設備、移動互聯的教學環境,在很大程度上為打造高效智能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推動了打破時空限制的口譯教學的發展。與此同時,“互聯網+”也推動了自動翻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翻譯軟件不僅集約了翻譯資源、提升了翻譯效能,同時也對英語口譯教學、英語口譯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動翻譯系統雖然具有較高的翻譯效率,但對語言之外的信息、語境等“言外之意”的把握還無法取代人工翻譯,由此可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自動翻譯系統不僅是對英語口譯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其教育改革發展明確了方向。綜上所述,“互聯網+”對英語口譯教學的模式、改革方向、方式方法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培養高素質英語口譯人才,培養口譯人才的高階能力,無疑是探索英語口譯教學方法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二、“互聯網+”視域下英語口譯教學模式構建
在英語教學中,口譯教學是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教師講課、學生聽記的傳統模式無法滿足當今社會英語口譯人才培養的需求,所以英語口譯教學模式革新勢在必行,英語口譯教學模式革新的根本在于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其關鍵則在于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的實施。在英語口譯教學模式革新的過程中,首先要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既要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更要樹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應用到英語口譯教學實踐中。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分配教、學、練的時間,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上教學,發揮信息資源的優勢,集約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縮短講課的時間,在更短的時間內進行信息聽辨、口譯記憶、陳述技能等知識、技巧的精講和示范,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在練習中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考、討論的主動性。在課堂練習后,教師及時進行答疑和點評,鞏固課堂教學成果。按照這一教學模式,英語口譯教學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口譯課堂練習量不足、缺乏場景模擬等問題,幫助英語口譯教學走出“只講不練”“只聽不說”的困境,從而推動英語口譯教學與口譯實踐相結合,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和國家社會發展需求的英語口譯人才。
三、“互聯網+”視域下英語口譯教學具體策略
正如上文所述,在英語口譯教學中引入“互聯網+”思維,構建“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的新模式將對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而“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模式的重要載體就是翻轉課堂。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學生在課前進行自學并完成大部分學習內容,課堂則成為答疑解惑、情境練習、師生互動的平臺,對于口譯這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而言,翻轉課堂將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偟膩碚f,翻轉課堂主要由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與評價、課后鞏固這三個聯系緊密、缺一不可的環節構成,而課前、課堂、課后的教學活動都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這也是“互聯網+”視域下,英語口譯教學改革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出路。
翻轉課堂的“翻轉”基礎就是課前預習,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質量的課前預習、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是英語口譯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教師要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整體謀劃教學內容,通過制作“微課”、運用“慕課”等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前順利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和基本口譯技巧的掌握。比如,利用軟件對權威網絡學習平臺上的教學素材進行剪輯,突出預習重點;將課程概要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課”,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預習;將“中國大學MOOC”中的高質量“慕課”通過微信群、校內網等方式推廣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課前廣泛涉獵相關學習內容等等。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根據學生對“微課”“慕課”等內容的學習情況,對學生課前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強調重點知識、示范口譯技巧等。運用“項目教學法”,設置實踐性、互動性較強的相關課題,采用創設情境或分組學習討論的方式組織課堂練習,就練習成果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或提出合理建議,確保課堂練習的質量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翻轉課堂的有效應用還要充分關注課后鞏固這一環節,利用移動互聯技術,組建網絡學習小組、網絡學習筆記和在線練習測試等,記錄、觀察、總結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堂教學時的完成情況,并通過在線教學平臺實現課后的師生互動交流,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更好地發揮翻轉課堂的教學效能。
科學合理地運用好翻轉課堂,構建“互聯網+英語口譯教學”新模式,將進一步樹立學生在英語口譯教學中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強化英語口譯教學的實踐性,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社會對高素質英語口譯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通過集約教學資源,增強課堂練習比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口譯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娜敏.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研究:對我國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研究狀況的統計分析[J].外語界,2008(1):55.
[2]王洪林,鐘守滿.口譯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及其多維視角分析[J].外語學刊,2017(4):81.
[3]周維.翻轉課堂在本科翻譯專業口譯教學中的改革與創新[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8):53.
[4]冷靜.商務英語口譯實訓的項目教學模式構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