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文教學;重要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74—0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平臺。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而言,作文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面。通過語文教學實踐工作可知,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不斷優化學生的閱讀水平,拓展學生的視野范圍,為寫作提供更多素材,是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工作的重要途徑。下面,筆者就課外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課外閱讀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優化學生的寫作水平,并為其提供豐富素材,是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的重點內容。但因為小學生的社會閱歷過低,缺少對故事、人物等內容的理解和判斷,促使課外閱讀逐漸成為小學生了解和認識社會的重要渠道,并成為小學寫作教學的重要依據。除此之外,小學時期的語文寫作教學和課外閱讀對未來學習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影響著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
2.課外閱讀可以優化學生寫作水平。課外閱讀活動與課堂實踐內容相比,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由于課外活動難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玩耍中逐漸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對語文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而課外閱讀活動卻可以讓學生結合寫作,認識生活中的故事和人,在閱讀中全面研究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養成一邊閱讀一邊研究的習慣,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閱讀能力。同時,寫作構思是小學生在寫作之前要進行的必要步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了解寫作構思的重要性,了解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主要結構以及段落劃分等內容,以對各種體裁的文章有一定了解。對那些經典的寫作技巧,學生可以引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而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也可以構建自己的寫作思路。
3.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視野。新課改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優化自身的寫作技巧。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師教授,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學習觀念,并為學生示范。通過以身作則指導學生閱讀,并與學生一起參與,在閱讀之后與學生共同探討,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4.課外閱讀有助于優化學生的作文素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以往的教學觀念和形式逐漸不符合目前的教學要求,突破傳統意義上教學形式的約束,關注學生的作文素養是教學工作的重點。小學生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可以形成自己的思想,并以此研究世界。此外,課外閱讀有助于學生獲得多樣化的課外知識,突破“新興科技”的約束,確保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書本當中,從而積累大量的詞語、句子等、獲取更多的寫作技巧,為未來的寫作奠定基礎。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因為課外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優化學生的寫作構成,拓展學生視野范圍,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加大課外閱讀,對實際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在課外閱讀中,學生要加大素材的累積,不斷優化自身的寫作水平。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我的媽媽》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推薦有關家人溝通、人物描寫的片段等,像著名哲學家周國平的《女兒四歲了,我們開始聊哲學》,是他與自己女兒之間在親子互動中的溫情對話實錄。父女倆的談話內容從兒童非常好奇的“真有圣誕老人嗎?”“為什么愛爸爸媽媽?”“長大是怎么回事?”“世界的一輩子有多長?”等通俗命題開始,引向審美、愛、生命、認識等深刻主題。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回想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此為寫作提供素材。
2.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推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創新,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要突破傳統意義上教學形式的約束,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優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從而達到預期設定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語文課外閱讀主要是引導學生加大對文字的理解和認識,并對閱讀的內容產生客觀意識,以此為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技巧;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獲取一定的情感,這種情況也可以在寫作中應用。由此,在小學全面推廣課外閱讀,是語文作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且對未來教學工作的發展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