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遠
【關鍵詞】 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技能;安全意識;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12—01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這種變化下,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成為了重中之重,也成為了小學教育研究中的一大課題。
一、提升學生操作技能
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使小學生在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能用掌握的信息技術進行解決。因此,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研究最適合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并將其運用于實踐,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1.層層遞進式教學
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采用層層遞進式教學模式,這樣可以降低小學生學習知識點的難度,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知識面較窄,思維處于剛剛開發的階段,他們不能快速理解較難的問題,加上有一些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很難長時間地保持一種學習的狀態,因此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授課應由難到易,一層一層地去剖析知識點,一層一層地把知識點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分好步驟,哪一個知識點放在前面,哪一個放在后面,用哪一個來引出哪一個,都具有科學的步驟。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一節課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回顧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并將本節課即將要學的知識做一個引導式的提問,第二層次是新知識教學,并做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強化練習,最后一個層次是給學生講一個關于信息技術方面的小知識,使學生展開想象,與我們所學知識點的聯系,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在長期的實踐中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2.在實操中教學
想要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點,更要注重鍛煉小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小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耳聽千遍不如自己親自操作一遍,技能來源于實際操作,理論結合實際,使小學生在掌握信息技術知識點的前提下,將實際操作也完全掌握,這樣才能真正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實際操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激勵性的小游戲,比如計算機技能比拼,可以是計算機打字速度的比拼,也可以是計算機繪圖的比拼,并制定獎勵機制,既可以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已學的知識。
二、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在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在社會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我們應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安全意識,信息技術時代,要懂得要保護好自己的信息,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基礎上,不去侵犯他人的隱私也是小學生應當遵循的道德行為標準。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舉一些真實發生的案例進行講解,讓小學生了解到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有時也會起到破壞的作用,自己隱私的泄漏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這方面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讓學生明白學習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不僅僅是要把知識學好,也要有安全意識、講社會道德,進而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信息技術教學是為社會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讓小學生明白,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是為了跟社會接軌,為了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發展,為將來進入社會生活在打基礎,也就是說,我們學習這門科學旨在服務社會,成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將這種社會責任感滲透給學生,體現在教學中,可以是一些學習上的比賽,要求學生對比賽作品負責任,對比賽結果承擔責任,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責任感。教師要注重小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因為有責任感的學生才能真正融入社會,帶著責任感投身社會建設才會推動社會的正面發展。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也是全面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在教學中,要想讓小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就要找對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理論結合實際,在實際操作中使小學生真正掌握技能,并在培養技能的同時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真正實現當今教育的核心價值,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提高,以實現小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推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高效率進行。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