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關鍵詞】 數學教學;作業;布置;批改;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85—01
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師要注意作業布置和批改的方法,以發揮作業的最大功效。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布置作業多樣化
傳統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可見,要真正發揮作業的作用,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就應該體現多樣化。比如,可以布置書面作業、調查作業、社會實踐作業、網上資料查詢作業等等。
比如,教學完“一元一次不等式”這節課的內容后,教師就可以選擇一兩道與不等式性質相關的客觀題:[y+16]-[2y-54]≥1;10+4(x-4)≤2(x-1);解兩道不等式組:[x-3(x-2)≥42x-15
二、保證作業精煉化與層次化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學生的作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學生作業負擔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布置的作業不典型,且過于強調以數量取勝,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后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去完成作業,但是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強調作業的質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教師應盡可能地選取知識點多且典型的題目,同時還要注意選題的全面性。若教材內容與練習本上的題目無法滿足布置作業的要求,那么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創編題目。但是要注意題目的難易程度,讓學生在寫作業時從基礎題向中等題最后再向挑戰題逐漸過度。
比如,教學“反比例函數”時,教師可以布置幾道反比例函數的基礎練習題,然后再布置一兩道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的練習題。如:(1)若函數=(k-1)x│k│-2是反比例函數,那么k=?函數的解析式為?(2)正在建設中的某會議廳地面為500m2,現在要鋪地板磚。問題一:所需要地板磚的塊數n與每塊地板磚的面積s有怎樣的函數關系?問題二:為了使得地面裝飾美觀,用藍、白兩種顏色的地板磚組合成藍白相間的圖案。若每塊地板磚的規格是80×80cm2,且兩種顏色的地板磚數相等,那么這兩種顏色的地板磚各需要多少塊?通過這兩道練習題,把握了出題的難度,發揮了作業的價值。
三、認真仔細地批改作業
認真批改作業,不僅是給學生認真做作業作好表率,同時也是尊重學生勞動成果的一大體現。教師在認真批改作業的過程中,還能發現學生在解決問題上的不同之處,并給予學生肯定,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正確對待學生在作業中犯的錯誤,找到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對于一些個別犯錯誤的學生,可以個別輔導;對于普遍性的錯誤,應在課堂上花費一些時間給學生集體講評。
四、批改作業形式要體現多樣化
批改作業不僅是教師的責任,教師還可以優化批改作業的方式,讓小組批改作業、抽查或者面批的方式相結合的方式,以體現作業批改形式的多樣化。一方面,小組批改作業的方式主要針對的是中、優等生。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小組互相批改作業的方法。也就是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后兩桌,每四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小組互相批改作業后再給教師匯報做作業的情況,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感與評價能力。在此之后,教師還應抽查學生批改作業的情況,并進行復批。在一段時間內,小組成員也應該及時調整,防止出現作弊的情況。另一方面,復批作業主要是針對后進生。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比較多,因此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因此,教師全面批改這部分學生的作業,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習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發現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這對于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能力是極其重要的。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作業布置與作業批改的方式多種多樣。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落實素質教育,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完善作業布置的方法與作業批改的方法,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的功效。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