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關鍵詞】 初中英語;階段復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87—01
通過對近幾年中考題型的分析,我們發現現在的中考試題存在以下特點:題量大,知識面廣,綜合性強,不僅加強了對英語基礎知識的考查,更突出了對運用知識能力的考查,加上英語本身作為一門外語的特殊性,使之越來越成為制約學生升學的“瓶頸”科目。在明確《英語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前提下,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三輪復習法”作為畢業班的總復習計劃。所謂“三輪復習法”,就是先全面復習,后進行重點復習,最后進行適應性考試復習。
第一輪復習是復習初中階段的所有課本,也就是七、八、九年級的課本(時間從 3月20日—4月20日)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考題,都是以課本為中心,只有抓住了課本,再以它為中心展開,復習才不會偏離軌道。第一輪復習具體的思路:立足詞匯和短語,以課本內容為主,以導學案貫穿始終,輔以必要的課后練習。操作方面,詞匯先行,充分利用周末和早晚讀,搞好基礎詞匯和短語的鞏固。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運用導學案,展開對重點知識的梳理及復習,并與其它知識做橫向、縱向比較。跟著進行當堂練習,之后集中糾錯,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鞏固好基礎知識。整個過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多練為主線。如果時間允許,可在一單元內容完了以后,針對學生的易錯題,再配合一張專門的練習卷,加深理解。需要強調的是,在第一輪復習中,要逐步滲透完型,閱讀及寫作訓練。可每隔一天完成一篇完型或閱讀訓練(內容必須是教師事先精選的,難易適中且符合學生的閱讀實際的),限時當堂完成,當堂核對,作文訓練也要跟上,可先讓學生寫,后教師修改或同學互改,最后再寫。作文要每單元都寫,只有堅持練筆,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寫作練習功夫在平時,所以平時要多鼓勵學生背東西,同時也是在為寫作積累素材。在這一輪的復習中,還要注意經常和學生交流談心,多鼓勵他們動筆寫,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恒心。
第二輪復習是對系統知識進行整理消化,也就是專項強化訓練,重,難點突破,實現能力升華(時間從4月21日-5月21日)。語法復習要注意以下兩點:一、語法教學不能占用太多的時間;二、要遵循認知規律,學生對某個語法點的認識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講的太細、太復雜,學生反而掌握不好。系統復習語法知識一定要多練習,精講多練,讓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做到講——練——評相結合。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教學生解題的要領,幫助學生理解題目與題目之間的聯系,同時還應針對歷年中考題型強化訓練,使學生在答題時做到靈活運用,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這一輪復習中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適量的聽力強化練習,不能光顧著對語言的歸納總結而忽視了聽力能力的訓練。為此,教師可充分利用手頭的資料,每天早讀堅持10-15分鐘的聽力練習,先集中聽,然后給出答案。讓學生知道自己錯了幾個,錯的哪幾個,讓同學們跟著材料,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總之,我們是用每天不間斷的15分鐘來練就學生從容應考的態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實現這一難點的突破。
第三輪復習,綜合模擬訓練和查漏補缺(時間從5月22日—— 6月10日)。在這一階段主要側重對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和對試題準確率的訓練,為學生講清答題步驟,交代答卷注意事項,還要對學生的答題速度提出要求,要求學生按要求進行限時綜合訓練和模擬測試。通過此項訓練,使學生對應試的整個過程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積累應試經驗,放松心態。因為這種模擬題,在時間、氣氛上同中考接規,讓學生適應正規考試,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實現知識考查與能力考查同步提升,為最后的沖刺做準備。6月10日之后剩下的幾天,再不進行模擬訓練,也不提倡學生再做題,主要讓學生復習回顧所做的練習,特別是錯題,并對自己模糊的知識進行最后的排查,力爭復習無死角。
總之,在九年級總復習階段,要做到系統地梳理英語教材知識,明確能力要求,切實落實基礎,以英語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抓好每一環節復習,爭取保證在語言基礎部分得分的基礎上,在聽力、閱讀、寫作方面體現優勢。按照合理的復習計劃來迎接中考總復習,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使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與日俱增,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績取得最大的提高,就一定要按照合理的復習計劃來落實每一階段的復習目標。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