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新鋒 呂慎娟
[摘要] 目的 探討可視化教學在麻醉專業氣管插管能力培養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該科麻醉專業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100名,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實施可視化教學,對照組50例,實施普通教學法。對比兩組醫師氣管插管的操作情況、操作后的并發癥及理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醫師插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醫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041,P=0.000<0.05),插管用時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004,P=0.003<0.05),理論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101,P=0.001<0.05)。觀察組醫師氣管插管造成患者的不適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441,P=0.000<0.05)。教學滿意度調查顯示:觀察組醫師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04,P=0.000<0.05)。結論 可視化教學在麻醉專業氣管插管能力的培養,值得推廣。
[關鍵詞] 可視化教學;麻醉專業;氣管插管;能力培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c)-0130-02
氣管插管操作是麻醉醫師的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其插管的成功率及用時可以影響患者的搶救的成功率,而且操作化的不適感往往給患者帶來再次創傷[1]。因此,作為一名麻醉醫師應準確及熟練地掌握氣管插管的技能,為臨床救治患者提供支持。近年來,參與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是醫學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培訓過程中應采用各種模式的教學方法,使參與培訓醫生掌握更多的臨床知識,為臨床服務[2]。可視化教學已在其他領域被廣泛應用,利用處理器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將圖像、圖形交互處理,最終將某項理論及技術呈現在屏幕[3]。可視化技術教學就是通過圖像的處理將插管過程中的各種組織清晰地顯示在屏幕上,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4]。該研究選取該科麻醉專業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50名,進行麻醉專業氣管插管的可視化教學培訓,總結教學經驗,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該科麻醉專業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100名,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實施可視化教學,對照組50例,實施傳統教學法。
1.2 ?方法
1.2.1 可視化氣管插管教學培訓 ?①制作可視化氣管插管教學多媒體課件:查閱大量文獻并收集各種氣管插管的教學資料,總結教學經驗,嚴格遵循操作規范,制作氣管插管視聽課件;②采用內窺鏡及照相機采集氣管插管操作的照片、視頻,剪輯配音,制作成多媒體;③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培訓:記錄培訓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出問題的關鍵并改進[5-6]。
1.2.2 傳統教學法 ?先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主要以人教版課本為主要資料,然后是模擬人實訓,多次實踐后,逐漸在臨床患者中實習并操作。
1.3 ?評價指標
①兩組醫師氣管插管的操作情況比較 包括插管的成功率、插管用時、以及操作后的不良反應統計。
②采用理論考試、問卷調查評價教學效果 理論考試百分制。通過院內統一印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醫師對教學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通過SPSS 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比較,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醫師氣管插管操作情況比較
觀察組醫師氣管插管的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041,P=0.000<0.05),插管用時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004,P=0.003<0.05),觀察組醫師氣管插管造成患者的不適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441,P=0.000<0.05)。見表1。表1 ?兩組醫師考試成績比較
2.2 ?兩組醫師對教學方法評價
理論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101,P=0.001<0.05)。觀察組醫師教學方法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040,P=0.000<0.05)。見表2。
3 ?討論
氣管插管技術是麻醉科重要的一項技術,氣管管理是每一位麻醉師必須掌握的技術及任務。一項調查顯示[7]:與麻醉相關死亡病例,30%是因各種原因的氣管插管失敗引起的,氣管插管的難度程度越高,患者發生腦損害或死亡等并發癥風險就越大,因此提高氣管插管的成功率是影響患者搶救率的關鍵[8]。傳統的教學模式,局限于課堂,培訓者不易掌握,而氣管插管技術,對操作人員要求較高,必須受到嚴格的訓練,操作者必須熟練掌握操作規范,才能取得插管的成功[9]。傳統教學模式中對各種無法插管的情況,因各種原因如:先天性解剖異常、各種疾病所致病理改變及創傷等原因導致困難氣道,引起插管失敗等無法實際看到,只憑圖片想象[10]。可視化教學方法,形象地顯示了氣管插管的各種情況,利于培訓者掌握[11]。該研究發現:觀察組醫師氣管插管的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34.041,P=0.000<0.05),插管用時短于對照組(t=10.004,P=0.003<0.05),理論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t=15.101,P=0.001<0.05)。觀察組醫師氣管插管造成患者的不適感低于對照組(χ2=22.441,P=0.000<0.05)。觀察組醫師教學方法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23.040,P=0.000<0.05)。李建珍等[12]研究發現:可視化教學組與傳統教學組插管技術對比,氣管插管的操作成功率由65.3%提高到83.6%,而用時由(64.1±19.3)s降低到(56.8±18.7)s,考核成績也明顯提高(P<0.05)。魏濱[13]等研究發現:可視化教學組氣管插管成功率高于傳統氣管插管組,聲門顯露分級優于傳統氣管插管組學生,氣管插管時間短于傳統氣管插管組,而且提高了培訓者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可視化教學利于住院醫師對麻醉理論知識的掌握,并提高了其對教學的滿意,利于提高培訓者插管的實操能力,提高插管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桂榮.氣管插管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及護理配合[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4):197-198.
[2] ?陶春牡,吳劍.實習醫生模擬患者參與住院醫師臨床技能考核的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2):13-15.
[3] ?徐碩,樊雅琴,周東岱.虛擬現實在教育領域中應用的知識圖譜繪制—基于CNKI的共詞可視化分析[J].教育現代化, 2017,7(7):28-33.
[4] ?Bhattacharjee S,Maitra S,Baidya DK.A comparison between video laryngoscopy and direct laryngoscopy fo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2018(47):21-26.
[5] ?趙立承,劉國有.可視化教學中VR技術在課件制作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7(17):152-153.
[6] ?苗麗萍,曾靜賢,張蓉,等.可視化技術在困難氣道處理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12):1020-1021.
[7] ?薛富善.困難氣道患者的安全處理與并發癥預防—2003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困難氣道處理指南》的解析和正確應用[C]//中華醫學會全國麻醉學術年會,2008.
[8] ?田守紅.心肺復蘇機聯合可視喉鏡氣管插管對心跳呼吸驟停患者插管時間及復蘇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18(6):10-12.
[9] ?楊冬.困難氣管插管新技術的臨床研究和緊急氣道管理的模擬教學培訓[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6.
[10] ?劉亞洋,薛富善,李慧嫻,等.視頻喉鏡在挑戰性氣道處理中的應用[J].醫學綜述,2017,23(22):4532-4536.
[11] ?龍茹華,陳文棟,張雕鳳,等.可視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應用于麻醉學本科實習生學習氣管插管術[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2):150-152.
[12] ?李建珍,馬濤洪,郭志佳,等.學習曲線在臨床氣管插管操作教學效果評價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13):13-14.
[13] ?魏濱,徐懋,張利萍,等.HC視頻喉鏡氣道可視化技術在氣管插管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38(3):360-363.
(收稿日期: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