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妍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該技術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它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滲透進教育方面,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在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深入探討互聯網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系,挖掘出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是每個教書育人者都應領悟到的關鍵點。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教學;優勢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呈指數爆炸式的形式發展環境下,小學語文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教具已經隨著時代的洪流正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缺乏了與新型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模式的競爭力。話雖如此,但是我國各大中小學并沒有做到完全普及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教學的形式,盡管這些學校擁有著新型的互聯網教學設備,例如多媒體播放器、網絡帶寬等,但是仍舊有小部分學校只依靠傳統書本教學,沒有利用互聯網的資源來教書育人,這源于部分資歷較老的教師對互聯網的陌生感。因此,為了構建和諧的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模式,是需要所有在校教師共同努力的重大任務。筆者認為,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們應當利用多媒體通信技術,網羅天南地北的教學資源,將傳統的語文教學融入進新型的互聯網因素,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躍,從而激發出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激情。
一、互聯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何優勢
許多學識淵博的老教師對于互聯網還沒有一個深刻清晰的認知,這就導致了他們無法完全信任互聯網,加之少數網站對互聯網信息的審核不夠嚴格,經常會有一些有害信息泄露,再結合多年前我國對互聯網的發展并沒有起到全力扶持的作用,老教師們有一些錯誤的認識是自然的。利用互聯網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通過瀏覽互聯網,教師們可以共享教學資源。在互聯網技術發展成熟以前,教師們只能通過將教材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的形式來教學,因而這種形式的教學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們可以容納的知識量。因為這些書本的知識是有限的,為了拓展知識量,教師們就會在平時閱讀大量書籍,或者通過電視機以及廣播站的形式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但是這種方法對于教師們的精力的耗費量是相當大,并且通過這樣獲取知識儲備的形式并沒有一個很好的指向性,教師無法針對性的展開教學資源的搜索,即在教師資源豐富的實際生活過程中無法高效科學的利用教學資源。這種情況給教師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需要得到社會各方的注意。針對這一點,互聯網的誕生就極大地改善了這種境況,教師們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有關資料,將其在課堂上講授給學生們聽,甚至是播放給學生們看,既直觀地展示給了同學們,又減輕了教師們的負擔。
通過瀏覽互聯網,學生們能實現自學且開拓了學習途徑。互聯網所包含的知識森羅萬象,大到平行宇宙,小到原子夸克。學生們可以在課外時間通過瀏覽互聯網來自主學習,亦或是報名各類拓展知識的網上課程,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學習這一想法。當然,互聯網的作用遠不止于此,當學生在做回家作業時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時,就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與同學討論甚至讓老師進行輔導,至于為何不用通話的形式,是因為電話中的教學只能以口頭形式,而視頻卻可以讓教師寫下解題過程,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們理解。這樣學生們就不必將疑問禁錮在心里,也算是間接提高了教師教學的質量。
通過利用互聯網,教師們的教學方式不再有限制。筆者曾記得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中有一篇課文名叫《富饒的西沙群島》,當時年幼懵懂的我并不清楚西沙群島位于中國何處方位,加之當時的教學條件不夠達標,語文老師也只是順口提出西沙群島位于西南方就匆匆略過。后來從某一篇報紙上看到一篇報道:浙江杭州某一小學率先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完成了《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教學,通過多媒體投影出中國地圖,并且用醒目的顏色標注出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使得學生們對這篇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教師們不再只能通過口述的形式將知識傳達給學生,而是以互聯網多媒體為媒介,將所要灌輸的知識內容以更加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理解。此外,教師們的教學地點也不再局限于課堂,可以利用網絡選修課、制作教學視頻等新穎形式教學。教學視頻可以上傳到云端,由教師本人擁有視頻的版權,不僅可以用來幫助缺席上課的同學,也可以作為商業用品賺取利潤。這樣不但保證了缺席學生的學習進度,也保護了教師的知識產權。
利用互聯網能大大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由于科技的發展,現在的小學生們接觸到的電子科技形式琳瑯滿目。因此,通過圖像、視頻、動畫等方式的互聯網式的教學會先天性地處在有優勢的地位,這對于更好的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如何利用互聯網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
互聯網的優勢在于信息整合與共享,那么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信息整合與共享是學習這門課程所必須借助到的工具,具體應用方法有如下幾點:
教師要將講課內容與互聯網資源結合起來。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們應當摒棄傳統的一味地朗讀課本的習慣,而是將視頻或音頻與課本內容結合起來,在生動的多媒體教學下加深同學們的印象,要具有這一效果,就得要求教師提前準備好課堂上所需要的資源,將其整合在一起,運用在語文課堂上。
學校部門可以建立類似電子閱覽室的網站。學校可以將圖書館的書籍以電子版的形式上傳到電子閱覽室,學生們通過學生證創建賬號進行借閱書籍,打卡閱讀,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歷程。學校方面可以完善獎勵制度,著重表揚借閱書籍積極的同學。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可以不必再讓學生們專門去圖書館看書,在網絡上就可以查閱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家校之間要互相配合。當代的許多家長仍舊視互聯網為電子洪水猛獸,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陷入了誤區,只要做好嚴格監督學生上網時間,做好防沉迷預防措施,保障孩子綠色健康上網,互聯網就不會對孩子具有任何不利之處。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將來的時代勢必屬于懂得IT技術的人才,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了解互聯網起碼會在將來孩子的發展中扎下堅實的根基。
參考文獻
[1]蔣桂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30).
[2]傅春燕.如何構建充滿人文氣息的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8(31).
[3]王轉弟.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J].學周刊,2019(19).
[4]康莉.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J].學周刊,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