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因此,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不應僅僅以幫助學生積累單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能力為主要目標,而是要將語言的學習與國家文化知識學習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培養跨文化意識為主要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求職奠定基礎。本文以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為主要內容,系統地闡述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作者簡介】田力行(1985.06-),男,漢族,遼寧沈陽人,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高校英語教育教學。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應當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
1.高職英語教育的目標應當與職業教育整體目標保持一致。眾所周知,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使英語學習能夠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而簡單的英語語法和詞匯等內容的教學,則難以完成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英語國家與我國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如果不能夠實現跨文化交流,就會出現很多尷尬的情況。例如一次,一個中國導游將自己家人的照片給旅客看,旅客看到后夸贊導游的女兒長得非常漂亮:“She is beautiful!”可導游卻說:“Where!Where!”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語的學習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相脫離,使得英語知識難以為專業知識的應用提供服務。為了避免這種尷尬,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的學習成績,高職學校的教師必須以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作為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將英語教學與其他專業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2.跨文化交際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是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文化因素與英語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英語的學習必須以文化學習為基礎,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作為自己英語學習的重要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文化因素的學習,積極地吸取跨文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我們還以上文的例子為例,如果學生在了解美國文化,以及對自我價值實現方面時我們就可以很好的應對美國人對家人的贊賞,而不是根據中國文化去應答。只有了解文化內容,才會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才可指導我們使用正確的英語交流方式。
3.在跨文化意識目標引導下,積極了解相應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高職學校的英語學習者,只有充分了解英語語言與中文之間的文化差異,靈活的運用英語語言知識,才能夠有效避免中式英語的出現。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必須充分挖掘英語語言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結合英語知識,遵循英語國家的交際法則,才能夠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使英語交際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二、實現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的主要途徑
1.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意識。以往高職學校英語教學活動大多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要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培養,學習積極性不能夠得到調動。在日常的口語交際活動中,語言的表現形式相對比較簡單,但很值得注意的是,簡單的語言表達形式往往蘊含著豐富的英語國家的文化因素,如果不了解這些文化因素,而一味地運用自己的國家文化進行英語形式的表達,就很有可能出現中國式英語的現象。如“Thank you”“Excuse me”“Sorry”等形式上極簡單的表達,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很容易就能夠將這些單詞記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交流中這些單詞卻不能夠恰當地使用。在賠禮道歉時,中國人經常會說對不起等等,而在英語中“Sorry”表達的“對不起”是表示承認錯誤的致歉;“Excuse me”表達的“對不起”是表示事先對自己不禮貌的行為道歉。如果你為自己遲到道歉,就該說“Sorry, I am late”,而不是“Excuse me, I am late”。由此可見,英語的學習真正困難的并不是發音和拼寫等諸多問題,而是如何將所學到的英語運用到實際當中。又如對“Thank you”的回答,英語的回答是“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但漢語中人們對感謝的回答是“這是我應該做的”。如果直譯為“Its my duty”而英語中這句話的含義是“我根本不想做此事,但這我的職責,所以沒有選擇必須要做”的意思,可見,兩種語言在實際的表達活動中是存在不對等現象的,這充分體現出英語學習并不是簡單的,單詞符號的翻譯,而是應當與文化因素與英語學習結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情境模擬教學法,為廣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情境,使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得到提升,如果不能夠做到這一點,語言就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因素,我們所應用的英語也會存在中國式英語這一現象,使得交際不順暢不對等。
2.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教學設備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已經成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有利于幫助我們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從多角度的了解英語交流的情景和環境,加深學生運用語言環境的認識,身臨其境的與學生進行英語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在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靈活的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英文版影片,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學生進行英文經典演講比賽等等,通過這一方式,使學生能夠了解英語國家的傳統習俗以及英語國家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等,從而樹立起跨文化英語學習意識,積極地吸取跨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此外,課堂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劇表演等方法、課外教學中通過組織英語演講大賽、英語沙龍等英語主題活動,都可以有效地將英語國家文化植入到英語學習中,實現有效培養學生跨文化英語學習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
3.教師結合教材主題內容介紹相關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現階段我們研究高職學校英語教材不難發現,英語教材內容中的英語教學主題多種多樣,每一個單元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因此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文化背景介紹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和意義,與此同時,在講授帶有文化信息詞匯的劇情時,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傳播英語國家的時空觀念以及人際交往的特點等等。 如一位提重物的老人對一個提出主動幫忙的年輕人說“I can do it. Thank you”時,要告訴學生,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客氣語言,而是西方個人主義文化的日常體現。教師要挖掘教程中每個英語國家的文化信息,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拓寬文化視野,培養跨文化意識,形成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職學校英語的教學來說,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他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跨文化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教師有意識地將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帶入課堂,幫助學生挖掘英語文化知識了解英語語言符號中所隱藏的文化信息,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為學生所學專業服務,當然這一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教師從日常的教學活動入手,逐步的完成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參考文獻:
[1]周大慶.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研究[J].國際公關,2019(07):131.
[2]彭雯.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06):58-60.
[3]竇春燕.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J].科技資訊, 2019,17(16):99-100.
[4]劉霞,吳敏.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9(05):7-8.
[5]俞小麗.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探究[J].海外英語, 2019(0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