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關鍵詞】 班級管理;責任心;愛心;公平心;耐心;細心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044—01
班主任是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者,是學生靈魂的鑄造者。班級又是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單位,對完成教育教學活動的各項任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感悟到,做好新形勢下的班級工作必須具備“五個要素”。
一、 責任心是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具體表現在既要對學生負責,又要對學校負責,還要對家長負責。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全面執行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還要積極帶領全班學生,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有效地貫徹和落實學校的各項工作要求。還要經常深入學生之中,全面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及時把班級工作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學校、家長,讓家長隨時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向,從而更好地配合老師、學校做好孩子的相關教育工作。一個班集體如果有著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風,那么在這個集體中生活、學習,學生才會健康成長,樂在其中。
二、 愛心是通向學生心靈的橋梁
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班主任應把學生當作班集體的主人,看作與自己人格完全平等的人。只有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創設“師道尊嚴”與“生道尊嚴”共存的良好氛圍。班主任工作中不要諷刺、挖苦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經常對學生使用建議性的語言,如,我希望你去做什么;看書應該聚精會神;下課后請同學們安靜地走出教室……這樣的要求才能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才會讓學生欣然接受,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此外,愛學生,還要做到誨人不倦。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寬嚴有度的愛,愛學生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班主任工作中要本著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的理念,給他們應得的信任和教誨,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從心底敬仰熱愛老師,起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愛學生,班主任還要做到將心比心,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習和生活中,師生之間可能會對很多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班主任要是堅持己見,不接受學生的觀點,就容易讓學生對教師和學校教育產生抵觸心理。人在成長過程中最苦惱的事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學生不被自己的師長理解。所以,班主任必須要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理解學生的心情,找出學生不同看法的緣由,讓學生認識到老師是理解自己的,因而從內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
三、 公平心是受學生擁護的法寶
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有思想、有情感,并且有著個體差異的學生,所以必須要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的學習好,有的體育好,有的組織能力強,有的勞動積極等。班主任不要用統一、唯一的標準去評價學生,而應該及時發現并肯定每個學生的優點,并適當地給予贊賞,激發他們的進取之心,以此促進每個學生都去更加努力發揚自己的閃光點。教育是愛的教育,而不是對比式的教育。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防止對“尖子生”過多的關注和表揚,讓其驕傲自負,也不能對“后進生”過多的批評指責,使其自暴自棄、甘心落后,一定要對后進生和優等生的缺點錯誤做到一視同仁,正視差異,盡可能給每個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發展機會。
四、 耐心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良藥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接納學生的缺點,耐心幫助每一個學生成長。如今的學生學習和生活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本身,在信息時代,經濟飛速發展,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層出不窮,學生的生活、思想也變得豐富多彩,因而難免碰到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有充足的耐心,從各個方面去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只有獲得學生的信任,才能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五、 細心是做好班級工作的關鍵
作為一名教育者,不能只看到學生的成績,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每一次成功,所以,細心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工作素養。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處處留心,細心觀察捕捉到學生的每一點變化和進步,并且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贊賞,讓他們養成一種好習慣。同時,及時發覺學生的不良行為,并給予批評教育,把不良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只有細心地觀察學生的變化才能真正了解他們,才能精準地鼓勵和評價學生,讓學生享受到一種成功的體驗和精神的愉悅,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這樣的班主任既是學生寬厚的師長,又是學生知心的朋友,必然會受到學生的擁護和歡迎,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支持。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