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在農村小學,學生英語成績參差不齊,學困生居多。筆者積極探索從學習的最初階段預習出發,利用導學案提高預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積極性。本文闡述了農村學生的預習現狀,提出了分層學習目標、圍繞板塊設計導學案、結合學科特點創新設計三種策略,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有效預習策略,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課前預習;農村;學困生
【作者簡介】謝璐,南京市六合區竹程小學。
在農村小學,學生的英語學習存在家庭、環境、基礎等差異。這些差異造成了學生英語成績參差不齊,學困生居多的現象。如何盡可能地縮小學生間英語學習的差距,成為小學英語教師不可回避的問題。筆者積極探索從導學案出發,調動學生預習的學習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習成績。
導學案是教師教案和學生學案的有機整合,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它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而編寫的,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水平以及他們可能達到的水平,讓導學案富有層次性和可操作性。
一、農村小學英語預習現狀
1.忽視預習,基本不預習。首先,英語學困生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不足。根據筆者調查顯示,85%的學困生回家不預習,65%的學困生認為只要完成書面作業就是完成作業了,這些都說明大多數學困生都不重視預習,認為有預習作業就是沒有作業。其次,英語學困生未能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英語學困生并未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習無計劃且效率低下。
2.放棄預習,不愿去預習。“親其師,信其道”,小學階段的老師在小學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喜歡這個老師可以成為學困生愿意在課后認真學習的理由。然而,部分教師面對英語學困生,缺乏應有的耐心,并未給予積極有效的幫助。取而代之的不是言語的批評和指責,就是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使其成為班級中的“棄兒”。這種做法使得英語學困生認為教師根本就不關心自己,自己努力了也得不到應有的肯定,這樣便會失去學習的外部動機,加之其內部動機不強,這就極易導致英語學困生放棄英語學習。
3.家長忽視,預習困難多。由于學生生活在農村,家長相對受教育程度較低,他們在思想認識上比較落后,認識不到外語在當今社會中所起的作用,思想上不太重視,平時對子女學習英語重視不夠。另一方面,許多農村家長忙于生計,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給爺爺奶奶照看,使學生在生活、情感、性格等方面有欠缺,影響了其英語學習。生活在農村,學生能夠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很少,對英語文化知之甚少,在理解英語文化知識方面也存在更多困難。
二、導學案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1.分層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具體陳述教學的三維目標。在表述學習目標時要具體到學生的每個活動,闡述學生應該獲得的知識或技能,正確表達學生的情感體驗。量化學生的學習目標有助于教師對照目標有效檢測導學案的設計是否有效。以6B Unit7 Summer holidays為例,我們可以這樣表述:(1)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聽、說、讀、寫:go back to,how long,photo.2)能聽、說、讀:summer holiday,stay, sound,Disneyland,Ocean Park,Taipei.3)能聽、說、讀和寫一般將來時的句型:Will you…? Where/When/How long/What will you…?及其回答。4)能理解、朗讀并復述故事。(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學習了解倫敦、香港、北京、臺北的相關景點,通過合作學習能找出四個學生的暑假活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國內外著名城市的主要景點,培養愛國和跨文化交流意識。
2.圍繞版塊設計導學案。學困生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一旦教師預習作業布置得不詳細,他們就會無所適從,預習效果不盡如人意。為此,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總結歸納適用于各種課型的預習常規步驟。第一,通讀材料,熟悉話題范圍;第二,圈出未知,確定自己不解之處;第三,跟讀磁帶,初步建立音形聯系;第四,溫故“猜”新,揣摩材料大意。除此之外,教師要對他們多實行“體驗式”預習指導,鼓勵他們盡可能完成布置的預習任務,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促使其逐步養成預習習慣。
筆者根據英語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不同層次常規預習模塊,編制了《英語預習卡》,并將《預習卡》作為學生英語預習的抓手,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掌握適合于自己的有效預習策略,使之成為固化學生預習行為的有效載體。
在《預習卡》中,筆者設置了三個星級的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要求。學困生在完成基本要求后,也可以嘗試完成更高層次目標。這樣的分層預習,讓學困生也能有完成預習作業的成就感,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的對比,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積累自主學習方法。
3.結合學科特點創新設計。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分析學科特點,并融入創新元素,以促進學生的理解。例如,牛津《英語》譯林版小學四年級(上)Unit 7 How much?主要圍繞詢問價格話題展開,而之前學習過的Unit 3 How many?詢問的是數量,這很容易使學生混淆。此時,教師可以引入微課,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加形象、生動的形式幫助學生區分 how many 和 how much 這兩個句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