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關鍵詞】 高中;音樂教學;音樂鑒賞能力;意義;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107—01
一、培養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意義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加強對其音樂美的鑒賞能力,能夠增進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入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其道德素養和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藝術能力和評價藝術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途徑
1.構建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
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音樂鑒賞教學中,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诖?,教師可創造一個相對自由和寬松的課堂,使得學生能夠在更為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參與到音樂鑒賞教學中去。教師首先需要在課前準備好備課資料,為學生準備充分而又生動的音樂欣賞活動,以優美的音樂為主要核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迅速地將學生引入到音樂鑒賞活動中去。其次,教師還要走入學生的內心, 建立良好且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以一種主動且積極的心態投入到音樂作品的鑒賞中,繼而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由于高中學生對流行音樂較為鐘愛,所以相對而言對課本中的民族音樂和歌曲戲曲等音樂作品不夠感興趣,因此也就談不上更好地鑒賞上述音樂作品。基于此,高中音樂教師應該學會利用好流行音樂作品,在音樂鑒賞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音樂與民族音樂元素聯系起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周杰倫的《青花瓷》中有大量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將其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來。
3.以音樂欣賞課為主要載體
在音樂鑒賞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要采取求同存異方法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教師在賞識過程中會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發展,只有在教育教學模式方面不斷進行深入改革,才能夠將音樂鑒賞教育做到極致。
4.實施開放探究式教育教學
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基本特點,設計一些探究性和創造性的問題;還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平臺,不斷啟發學生能夠積極地思考,從而讓學生多感受音樂美的所在。舉例來說,可利用繪畫和線條等形式來表達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創造音樂故事來豐富學生的認知,讓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創造性行為。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另外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更要創造良好的情境促使學生更好地進入聆聽狀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實踐學習參與到教育教學中。
5.調動學生的音樂創新思維
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指導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發現作曲家富有創意的構思。教師在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捕捉作曲家的創意,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其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音樂想象,因為想象力是創造力的來源。音樂來源于生活,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對音樂本身的想象也應該是客觀的、科學的,是與現實生活相符合的。因而,教師在激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時,也要具體地分析學生的想象是否是顯示的、科學的,從而引導學生產生正確的、科學的聯想,使學生少走彎路,并培養其形成良好的、科學的創新思維習慣。
6.培養學生的音樂評價能力
對于課堂中的熱身活動、練習環節、短暫休息、拓展任務,教師都可以嘗試用游戲、韻律操等讓學生唱一唱、跳一跳、樂一樂。這樣不但消除了學生的恐懼心理、疲憊之感,而且又能激起他們的興奮點,保證學習興趣的持續性,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在音樂教學中,音樂評價能力也非常重要,音樂評價能力主要是指對于音樂藝術的判斷能力,包括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等,培養學生的音樂評價能力也是培養音樂鑒賞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引導或者比較等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評價。例如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旋律優美的音樂作品與一些低俗無聊的音樂歌曲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可播放《山路十八彎》與網絡歌曲《豬之歌》,讓學生鑒賞、討論兩種音樂的差別,使學生通過對比體會音樂的藝術價值,學會鑒賞音樂,找到適合自己年齡段的音樂。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