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p>
摘 要: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其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擴寬文化視野以及豐富語言積累的關鍵途徑,因此,教師需要給予課外閱讀以高度重視。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分析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全面實行,課外閱讀逐漸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其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延伸和拓展,能夠與課堂教學形成有效互補,對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和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提升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發揮課外閱讀的育人價值。
一、創設濃郁閱讀環境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積累知識以及拓寬視野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其語言體系,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需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濃郁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獨立、和諧的環境下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室空間,在墻壁上張貼各種讀書名言,打造閱讀角,排放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可以完成自主閱讀;其次,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與學生加強交流和活動,以平等的姿態共享閱讀心得,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最后,學校還要定期在校園中組織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在校園中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
二、設置生動課堂導入
興趣是學生開展獨立閱讀的驅動力,教師在開展閱讀指導中,要結合當代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生動的課堂導入,通過富有趣味、生動活潑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
例如在學習《父愛之舟》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父與子》這本有關父愛的書籍,并且進行生動的課堂導入:同學們,父親在你們的成長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有些父親嚴厲、有些父親溫柔,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這本《父與子》,則講述了一個幽默詼諧的父親與調皮搗蛋兒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看一看這對父與子所演繹的精彩生活。通過課堂導入可以喚醒學生閱讀的欲望,對提升課外閱讀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豐富課外閱讀陣地
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存在本質區別,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自主閱讀,并且在閱讀中吸取知識、豐富經驗、增長見識,因此,教師要突出課外閱讀的特點,擴大以及豐富閱讀陣地,讓課外閱讀突破語文教材的限制,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全面發展。首先,教師要注重發揮教室“圖書角”的作用,通過“獻”“借”“換”等方式,不斷更新圖書角的圖書,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升閱讀量;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利用其資源優勢,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中自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和創新意識;最后,在互聯網時代下,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為學生搭建課外閱讀網絡平臺。例如教師可以組建微信群組,每天定期推送一些適合小學生的書籍,學生結合個人興趣自主閱讀,在豐富其閱讀量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四、舉辦閱讀實踐活動
課外閱讀不僅僅是一種讀書行為,更是包括思維、記憶和感知在內的心智活動,想要充分調動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熱情,教師要積極舉辦各種閱讀實踐活動,通過富有趣味的活動提升學生閱讀水平。首先,教師可以舉辦“故事會”活動,要求學生收集各種名人讀書故事,例如高爾基救書、朱元璋放牛讀書等,每天利用課前五分鐘,邀請一位學生走上臺前,為同學們講述一個“書”故事,激發學生對讀書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在班級中定期舉辦“閱讀交流會”活動,組織學生分享自己最近讀過的一本好書,并且交流自己的閱讀經驗、閱讀體會以及閱讀心得等,通過交流幫助學生取長補短;最后,舉辦班級“閱讀日”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當地的圖書館中開展課外群體閱讀,通過具有開放性和群體性的閱讀活動,為學生搭建良好的閱讀平臺。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全面實行的大背景下,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價值性日益凸顯,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素質、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學生積累語言和擴寬視野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需要給予課外閱讀高度重視,并且采取有效的指導策略提升閱讀質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興華.論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106.
[2]何光娟.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及應對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3]林于清.如何領你走進那片海:略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名師在線,2019(10):70-71.
[4]唐溶.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對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A].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