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奇
摘 要:隨著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廣播領域的“窄播化”以及分眾化,廣播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作為廣播領域當中主要的節目形態——廣播新聞也受到了較大的沖擊。面對挑戰和機遇,可以從廣播新聞對于新媒體資源和技術手段的充分利用,以及結合自身特點,優化廣播新聞節目內容、節目形式等幾個方面對當前廣播新聞所面臨的生存困局尋找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新聞;對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普及,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廣播媒體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了擠壓。廣播新聞作為廣播媒體當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本身對于時代性有著較高的依賴,因此也在發展當中感受到了新媒體帶來的壓力。曾經有學者斷言,廣播新聞的黃金時代再也回不來了。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加強媒介融合
新媒體傳播具有海量性、及時性,這種海量傳播優勢對于傳統廣播媒體來說既是沖擊,也是機遇。如果能夠充分地利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以及傳播資源,豐富廣播新聞的信息,那么廣播新聞在內容方面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首先可以利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來獲得新聞資訊,對于廣播新聞來說,能否及時地發現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線索,對于節目內容質量的提高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如何快人一步地發現具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線索也是廣播新聞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之一。
二、分析受眾需求,優化節目內容
新媒體的崛起對媒介傳播來說是一場信息革命,人們獲得信息的速度極大地提高,對于信息接收的多樣化以及獲取的便捷化是當前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同時這種優勢也為人們獲取信息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因為信息的內容和數量過于龐大,人們在新媒體上獲取信息實際上容易進入信息過載的狀態,信息魚龍混雜,人們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想要獲得的信息進行挖掘,同時也要對混雜的信息進行辨別。在廣播頻率專業化以及“窄播化”的發展趨勢下,受眾進行了分流,對于具有特定收聽需求的受眾來說,更加專業化的、具有針對性的、更加高水平的新聞資訊才是他們想要收聽的。廣播新聞可以通過專業化的內容篩選以及制作,滿足特定受眾的特定需求,同時為受眾節約信息篩選以及判斷、選擇的時間成本,為他們提供更加高質量、專業化的新聞
服務。
三、結合自身特點,優化節目形式
(一)突出固有優勢,加強現場連線
廣播媒體所具有的優勢就是新聞內容的專業化,以及更快的反應速度。現場連線就是廣播媒體優勢的重要體現。廣播新聞節目當中的現場連線不需要經過復雜的剪輯,只需要依靠現場記者發回來的對于現場的描述。現場連線可以通過現場聲音的展現來還原最真實的新聞現場狀況,同時也可以對受眾的感官造成沖擊。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受眾可以獲得最新鮮的一手資料,因此,這種傳播方式對于廣播新聞來說有著巨大的推動力。利用這種方式,廣播新聞節目不僅能夠緩解受眾和主持人在報道當中造成的聽覺上的疲勞,同時也能夠使廣播新聞的內容更加豐富。
(二)創新節目形式,優化節目編排
廣播新聞目前整體的節目運作形式已經顯現出不合時宜的特點。欄目式的廣播新聞有著固定的節目單,每個時間點都有不同的節目安排,聽眾需要守候在收音機面前才能夠聽到自己需要的內容,然而當前人們已經很少會準時守候在收音機前按照節目單來收聽了,人們往往采用的是碎片化、伴隨性的收聽方式。在受眾打開收音機的第一時間內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并且為聽眾提供快速的、專業化的新聞服務,就是當前專業新聞頻率的競爭力切入點,需要對節目形式以及節目編排方式作出進一步的創新。在節目形式以及節目編排的創新上,可以從“緊、活”幾點入手:緊,就是指在節目的內容安排上必須緊湊,要使節目內容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順暢的、利落的銜接;活,就是指廣播新聞節目的內容應該擁有多種表現形式,比如現場連線、現場報道、聽眾互動、專家評論等各個環節,通過加入這些多元化的小環節來增加節目的趣味性,豐富節目的聽覺要素。
四、結語
怎樣面對新媒體所帶來的沖擊?怎樣抓住新媒體帶來的發展機遇,擺脫當前廣播業的困境?關鍵是在于廣播新聞能否順應時代的改變,既要保持廣播新聞頻率所具有的專業性以及真實性,同時也要將新媒體技術手段充分地運用起來,在廣播新聞內容以及形式兩個方面都根據自身的特點作出創新,使得廣播新聞更符合受眾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焦鐵箭.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的特點與發展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7(24):50—51.
[2]張海霞.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J].電視指南,2017(10):150.
[3]程茜.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節目的創新策略——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縱橫》改版為例[J].視聽,2016(10):12—13.
[4]陳嘉慧.融媒環境下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信息搜集與處理研究[D].廣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