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范大學 江西 贛州 341000)
價值型投資理念在中國證券市場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企業的盈利能力則是反映企業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則能夠給予股東的投資回報越高,企業的投資價值也就越大。
我們在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時要更加注重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銷售毛利率為上市公司的重要經營指標,它是能夠反映公司產品的品牌競爭力和獲利潛力的重要指標。它最能反映企業產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是企業凈利潤的起點,假如沒有足夠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較大的盈利。
與同行業比較,假如企業的經營毛利率遠高于同業水平,也就意味著公司產品的附加值越高,產品的定價也就越高,或與同行業相比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優勢,更有競爭力。
1.趨勢分析

圖1 溫氏股份2015—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
溫氏股份近四年來,銷售毛利率處于波動狀態,2015—2017年一直處于下降狀態,從12.78%下降至8.32%,2018年有所上升,較上年上升4.93%,四年來總體上升幅度較小,僅有0.47%。
溫氏股份銷售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成本逐年下降,主營業務收入總體也呈下降趨勢,但主營業務收入下降幅度更大,即每一分利潤所消耗的成本增加,也就意味著溫氏股份的成本控制方面有待優化,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增加銷售收入。
2.行業對比
2015—2017年,牧原股份每年的銷售毛利率均高出溫氏股份較多,分別高出12.22%、36.59%,21.60%,僅在2018年牧原股份銷售毛利率下降,低于溫氏股份3.48%。

表1 溫氏股份與牧原股份各年份銷售毛利率 單位(%)
牧原股份2015—2017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均高出溫氏股份較多,而2018年牧原股份的銷售毛利率較低。主要原因是2018年牧原股份的主營業務成本較上年增加較多,增加幅度比本年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幅度大。而前幾年牧原股份銷售毛利率高于溫氏股份的主要原因是主營業務收入比主營業務成本高出幅度大于溫氏股份。也就是說在同等收入情況下,牧原股份的主營業務成本更低。
銷售凈利率反映企業通過銷售產品所獲得稅后利潤的能力。銷售凈利率的數值越大,意味著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如果一家公司始終都能保持銷售凈利率的持續增長,就意味著公司的財務情況較好,運營能力較強。但是,銷售凈利率并不是絕對的高就是好,我們還需要綜合判斷企業的銷售增長情況以及凈利潤的變動情況。
1.趨勢分析
溫氏股份銷售凈利率在2016年達到20.62%,是近四年的最好狀態,但2016—2018年整體是屬于下降狀態的,從2015年的13.76%下降至7.44%,可能是因為凈利潤近三年有所下降,或者是伴隨銷售收入的上升,銷售成本也依然上升而影響凈利潤的增加導致的。進一步分析凈利潤和銷售收入。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凈利潤都在下降,但其銷售收入的波動幅度小于凈利潤的波動幅度,故可以得出溫氏股份2016—2018年每年的銷售成本在增加,公司應該思考如何在保證銷售收入的前提下,降低企業的銷售成本。
2.行業分析
牧原股份2015年、2016年、2017年銷售凈利率每年6.34%、20.82%、10.98%的比率高于溫氏股份,但2018年低于溫氏股份3.50%。主要原因是2018年牧原股份凈利潤下降較多,較本企業年凈利潤就下降了18億元。2015—2017年牧原股份銷售凈利率高于溫氏股份的主要原因是凈利潤和銷售收入之間相差更少,即每單位的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更多。
每股收益反映上市公司每股創造的稅后利潤的大小。該指標越高,表明創造的利潤越多,獲利能力越強。攤薄每股收益是反映企業在財報期末每股所產生的稅后收益,也就是股東每1股所獲得的利益;在財報期間,如果股本和資產發生了變化,基本每股收益反映了變化前和變化后的每股平均收益情況。
溫氏股份的每股收益在2016年達到近四年最高,而2018年為最低,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在外發行股票數量逐年增多,而2016年的凈利潤較高,分別是2015年、2017年、2018年凈利潤的1.84倍、1.75倍、3倍。2018年凈利潤較前三年下降較多,所以2016年每股收益較高,而2018年每股收益較低。牧原股份的每股收益僅2017年比溫氏股份更高一些。
凈資產收益率的通用性強,適用范圍廣,不受行業局限。投資者通過對該指標的綜合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在同行業中所處的地位,與同類企業的差異水平。該項指標越高越穩定,也就意味著企業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在行業中也會獲得較好的地位。
溫氏股份凈資產收益率2016年較高,從2016年至2018年一直處于下降狀態。同樣地,牧原股份的凈資產收益率也是2016年較高,2016—2018年一直處于下降狀態,四年來只有2016年高于溫氏股份,且僅相差0.84%,2018年則相差更多,為7.67%。溫氏股份凈資產四年來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市場占有率常年保持穩定,導致凈資產收益率和銷售凈利率波動的原因是凈利潤在2016年較高,2016年之后一直處于下降狀態。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除存貨外的另一重要項目。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賒銷凈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之比。它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及管理效率的主要指標。
公司的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情況下,公司的應收賬款如能及時收回,會使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這個指標就是反映公司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同時,它也意味著一定期間內公司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用時間表示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稱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現期。而它表示公司從獲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變成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從溫氏股份對比同行業的牧原股份近四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上來看,溫氏股份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遠高于牧原股份,這是由于溫氏股份公司采用的是“農戶+公司”的模式進行運營,導致應收賬款的回收周期大幅增加。但與此同時,該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擴大企業規模,降低企業風險。同樣是牧原股份,應收賬款周轉率就相對更低很多。由于采取集團自育自繁的模式進行經營可以降低中間成本,但是面對豬肉價格降低的情況就很難控制成本風險。
存貨周轉率為對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補充也就意味著,是衡量企業銷售能力及存貨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指標。它是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率。
從存貨周轉率的逐年下降來看,溫氏股份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同行業對比牧原股份的存貨周轉率雖然略有偏高,但是其差距在逐年減少,這也看出兩家公司不同的養殖模式的利弊。
溫氏股份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從上市至今一直采用“農戶+公司”的模式進行經營,雖然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風險,但是從盈利模式上,在豬肉行情較好的情況下,牧原股份的自繁自養模式具備更高的獲利能力,并且存貨(豬肉)周轉率也特別高效。尤其在當下非洲豬瘟爆發,牧原股份的股票價格上漲幅度遠大于溫氏股份。鑒于財務報表分析中溫氏股份各方面因素都略強于牧原股份,從當前貿易戰對進口豬肉的抵制,以及非洲豬瘟的影響,預計未來豬肉價格會持續走高。建議公司可以小規模發展自繁自養養殖模式,開發新的技術,提高利潤率,在面對豬肉價格上漲的行情時,也可以保證企業的經營利潤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