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聞迪(南昌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0)
現代社會,人們的消費方式呈現出了多樣化,這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只有強大的消費群體做后盾,才能拉大市場消費需求,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與持續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體育消費行為屬于精神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人們為了滿足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從事腦力和身體活動的總和,最終達到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的雙重效果。大學生是社會向前發展的中堅力量,更是青年群體消費者的主力軍,他們對體育消費特征能夠反映出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前景。鑒于此,本文站在高校大學生的視角,著重研究現代女生體育消費的基本特征,以便了解女生群體的體育消費現狀,從而制定科學的引導措施,提升她們的體育活動參與度。
所謂“體育消費理念”,即人們參與有關體育活動的一些想法,包括信念、信仰、理想等,這一切共同構成了個人體育消費的思想價值體系。對于現代女生而言,她們的體育消費活動越來越來頻繁,尤其是高校女大學生群體在“追求美”的心理作崇下,開始注重自身“美體”健身運動,甚至擁有了“花錢買健康”的思想,這種體育消費比較經濟實用,值得提倡和推廣。除此以外,現代女生也崇尚休閑娛樂,樂于掌握健身技能,愿意為此付出金錢,期望學到更多的體育信息,滿足自己的休閑型體育消費需求。不管怎么講,女大學生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她們的思想最為先進,在體育消費方面具有獨到眼光,關切她們的體育消費理念,并給予支持和鼓勵,有助于提升現代女生體育消費質量。
許多高校女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比較積極,愿意為體育活動付出時間和精力,可以說從內心接受了體育運動這門學科,將體育放在與文化課程相平等的地位。大體上講,現代女的生參與態度直接決定了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體驗程度,比如:大部分女生堅信體育活動可以滿足自己強身健體、愉悅心境的各方面享受,只要有空閑時間和約伴,都會快樂地參與體育運動,很少出現抱怨型的女生,抵觸體育運動的女大學生更是寥寥無幾。作為高校體育教研人員和體育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女大學生的這一良好的參與態度,并進一步加強她們對體育的認知,盡量在實踐中讓她們體驗體育的更多樂趣,不斷彰顯體育運動的價值,讓體育運動成為現代女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一個人有了做某種事情的動機,也就表明該事情對自己有用處,同時也體現了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的心理需求。作為高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學,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也能發現學生的參與動機,尤其是女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能夠看出現代女生體育消費的目的。據了解,當前許多高校女生的體育活動樣式繁多,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更千姿百態,常見的動機包括增強體質、美容減肥、調節情緒、緩解學習壓力、娛樂社交等方面,尤其是增強體質和美容減肥占絕大多數比例,其次是調節情緒和緩解學習壓力,而以娛樂社交為參與動機的女大學生也不少,這些都集中體現了她們對于高生活品質的追求和滿足。不難發現,現代女生的主觀性體育需求較多,注重自我價值的提升,促進了體育活動多元化價值功能的實現。
當然,并不是所有女大學生都喜歡同樣的體育運動項目,由于她們的喜好不同,所選擇的體育活動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體育運動離不開身體動作的施展,而不同學生的身高、體質、性格都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女大學生選擇體育運動項目也會量力而行,不只要喜歡這個活動,還要考量一下是否吃得消,以及能否在運動后給自己帶來預期的鍛煉價值。縱觀當前女大學生所選的體育項目,絕大多數女生選擇瑜伽和健美操,這兩種項目簡單易操作,并且帶有減肥美容的功效,深受高校女生的喜愛;其次,跑步、游泳、羽毛球、網球等強度較小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現代女生的喜好。盡管籃球難度較大,但也有許多女生參與其中,這表明女生對體育項目的喜好分布比較均勻,只要合理引導,必會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大學生群體還處于學習階段,幾乎沒有經濟來源,大多數體育消費資金是父母給的生活費,還有一部分是勤工儉學所得的微薄工資。從經濟方面分析,現代女生的體育消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高校女生的體育消費都局限在200元/年-600元/年之間,絕大多數女生購買體育運動休閑服裝和體育名牌運動鞋,只有少部分女生參與健身美體類的高質量體育消費。不難看出,這種消費行為與社會上經濟收入較高的女性體育消費群體形成了鮮明對比,盡量高校女生更加年輕漂亮,思想超前,愛美的程度并不亞于社會女性,便是受制于經濟的約束,她們只好在自己經濟允許的范圍進行體育消費。當然,生活在一線城市高校女生,家庭富足,生活無憂,這類女生群體依然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她們的體育消費水平要比二三線城市高校女生的體育消費高很多。
環境造就人才,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讓他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直步青云,而大學環境卻是一個特殊的人群構成空間,左右著學生的思想和處事行為。由于高校環境融納了不同地域的學子,不同女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也不盡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異,時刻影響著周圍的同學,而女生又屬于敏感型人群,最容易受到環境的誘惑和熏陶,其消費心理和行為自然會受不同學生的感染。同時,社會體育媒體廣告日益盛行,體育產品營銷策略也層出不窮,還未真正步入社會的女大學生會出自好奇心而迎合之媒體廣告,嘗試各種體育產品,難免會形成不正當的體育消費思想,也有可能誤入體育消費的岐途。
雖然已經踏入大學的校門,坐在了大學的教室里,成為一名倍受眾人羨慕的女大學生,但是大部分女生依然會埋頭于文化課的學習之中,她們對于未來生活的謹慎程度遠遠高于男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高分數”和“專業技能”的習得上面。大部分女生認為,只有學習成績上去,熟練掌握專業技能,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從而會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另一伴;還有女生認為,只有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能有足夠的實力立足于社會,即使無人相助,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這部分女生注重自強自主。與此同時,在“就業難”的現代社會,男生找工作的優勢明顯大于女生,女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為工作做準備,這也打消了她們參與體育運動的念頭,直接影響體育消費行為。
由于國家對教育的普及力度加大,現代女生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尤其是高校女大學生的文化水準和文化修養已經達到了不可低估的程度。在體育消費方面,這部分女生能夠體悟到體育在健康、消除疲勞、愉悅身心等方面的鍛煉價值,她們的健身意識最強,是“花錢買健康”潮流的忠實追隨者。然而,她們的思想傾向不穩定,容易冒然行動,感情用事,很難做出合理的體育消費行為,這就要求高校和媒體對女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在學校的宣傳欄張貼有關體育消費的內容,或者在學校體育網站發布體育知識,鼓勵女生參與體育運動,并基此基礎上引導她們進行科學的體育消費,不斷樹立現代女生正確的體育消費理念。
由于女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學校園度過,消費活動也基本上局限于校園之內,這就表明勞務型體育消費是她們的必然選擇。為此,高校應當積極創建有償的體育活動場所,為女大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運動內容,幫助她們在體育活動中滿足自我需求。首先,高校要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完善校園健身環境;其次,高校應當從“全民健身運動”的要求出發,利用這校體育場館為中心,創辦全民健身活動基地,不斷獲得體育主管部門的資金支持,及時更新學校體育場館設備。與此同時,高校也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便民活動,比如:實行健身登記卡、俱樂部會員卡的形式,確保女大學生進行適當消費,做到以少量的錢獲得心理的滿足,實現體育消費的科學化。
一般來說,高校體育課堂時間較少,一周最多兩節體育課,在這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體育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健身效果。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健身功能和其他體育功能,還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體育運動,而這一途徑依賴于學生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有了體育運動的想法和習慣,才能隨時隨地想起體育運動。實際上,高校可以將體育課程與體育消費活動進行有機結合,有效設計 “俱樂部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讓女大學生接觸到課外的體育活動,有了更多的體育項目選擇權,并在此基礎上優先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消費,這也是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互補的結果。
總之,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體育消費不再是男性同胞的喜好和專利,更多女性也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鍛煉價值,高校女生更是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群體。在女大學生眼里,體育消費不但可以增強體質,而且是一種生活時尚,集中體現了她們的生活品質。然而,現代女生的體育消費現狀不夠樂觀,主要受到體育消費理念、經濟因素、環境因素等的影響,許多女生盲目進行體育消費,達不到預期的消費目標,這就要求高校和相關體育部門從女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開設適合女生的體育項目,引導女生科學地進行體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