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以新時代青年為研究對象,在歷史責任與時代使命的重要關口,新時代青年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在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深入學習與探索,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發揮青年團體的最大作用。全面梳理習近平青年思想的重要理論,以河南青年,特別是高校為代表的青年群體為主要對象展開調研和示范研究,以實際理論學習和扎根基層的實踐深入,提升青年的理論素養、實踐根基,與此同時,探索青年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的多樣性。
關鍵詞:新時代;青年;學習習慣;青年工作;方式方法
本文是基于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及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系列講話精神進行學習與研究的。當代中國青年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和最具戰斗力的群體,如何接好班,如何更具創新力是關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重要課題。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用濃墨重彩的一段專門論述青年,寄語青年,在黨的代表大會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因此,新時代青年更應將勤學苦練作為成長成才的“助推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抓住學習的黃金期,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扎實根基,不斷開拓創新。
一、新時代概念及其語境下的青年群像特征
(一)新時代的提出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這一宣示,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時代使命。這一宣示明確了旗幟,更預示了未來,也預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二)新時代語境下的青年群像特征
經過調查研究得出,在新時代這一關鍵時期,中國青年,特別是青年大學生有以下特征:第一,青年大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新時代青年學生接觸的新生事物比較多,他們思維獨立、追求個性,不輕信也不盲從于別人的觀點,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愿意提出自己的創見。第二,青年大學生學習、生活網絡化。目前處于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廣闊無邊的學習空間,這種學習空間的擴展,使處于信息時代的青年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成為了新時代青年學生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平臺,網絡也為新時代青年的社會交往帶來了一個簡單、方便、快捷的社會化場所。第三,青年大學生身心發展成熟。新時代青年學生處于青年期,這個時期正是一個人生理和心理急劇變化、生長發育迅速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中最完美、最燦爛的黃金時期。青年學生的思維逐漸到達成熟水平,個性趨于定型,價值觀和道德觀逐步走向成熟和穩定。第四,理想信仰缺失。信仰危機是一個社會問題,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影響,青年學生也不能避免。在當前這樣一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新舊思想的碰撞、價值觀的沖突、多元文化的滲透都使道德觀念、人格發展尚不成熟的青年學生對信仰感到茫然。對于以上種種,青年工作者要積極教育和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其理想信念,增強其前進信心。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新時代青年的成長成才、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全面闡述了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和青年的使命擔當,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希望。科學回答了“我們黨如何看待青年、如何評價青年運動”這一基本問題,系統論述了“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青年”這一重要課題,從不同角度深入給出了“新時代我們黨如何代表青年、贏得青年、依靠青年”這一重大命題的答案,清晰指出了抓好青年工作的路徑方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闡述具有很強的戰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新時代青年的關懷和對青年工作的深邃思考,這必將極大鼓舞、激勵廣大青年從自身做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場接力跑中跑出好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德行修養,增強本領能力,將個人的成長成才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二、新時代青年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及養成方法
(一)新時代青年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青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青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青年學生終身受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人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時代青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青年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青年大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注重青年大學生思想意識的培養,要不斷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就是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青年學生對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自然學生就能學的進去,學的深入。第二,家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青年學生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的環境,父母的行為等都對青年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一個健康和積極向上,父母和睦相處的家庭是青年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催化劑,父母的關心、重視和配合會對青年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新時代青年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
“我們要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我們要真情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熱心人。”“我們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導青年,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用“三個要”部署了新時代做好青年工作的方向,這對于做好新時代青年價值引領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六點要求。“六點要求”主要涉及到當代中國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技能和個人修養等層面,貼合新時代的基本特征,能夠促使當代中國青年最終成為有作為的奮斗者。同時,這六點要求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可以使當代中國青年有效應對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落實這些要求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首先,新時代青年應該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于時代精神,重新審視肯定青年在歷史進程和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指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就是要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永遠為人民服務。青年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和審美標準的形成時期,處于此時期的青年思想尚處在不成熟階段,稍有不注意就有走彎路的可能,這一時期青年更需要正確的指引和教育,可以從三個方面積極引導青年樹立理想信念。一是以回溯初心為主題,增強青年紅色文化教育,堅定社會主義價值信念。二是以擔當使命為旨歸,深刻領會新時代的精神內涵,提升青年社會責任感。廣大青年要有時代責任、歷史使命和遠大抱負,才能夠客觀理性地理解并處理自身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三是以自覺踐行為目標,引領青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勤于實踐,勇于實踐。以新時期以來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鼓舞青年,以新征程路上實現民族復興偉大目標面對的挑戰激勵青年,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格局,引導青年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偉大事業。
其次,青年應練就過硬本領,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品德能力。青年應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覺悟,不斷提升社會實踐技能,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新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增強本領能力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在知識更新日趨加速、技術迭代日新月異的今天,要成為挺立在時代潮頭中流擊水的佼佼者,就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把學習知識、增長本領作為重要任務,努力拼搏,勤奮學習,厚積薄發。青年一代該如何進行選擇,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呢?其一,要學習科學的思想理論。學習是一個人獲取知識、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傳承文明、繁榮發展的重要方式。廣大青年要堅定“四個自信”,跟隨黨的腳步,深入學習科學理論思想,以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立場,正確地觀察社會;以先進人物的事跡鼓舞、鞭策自己,自覺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去,把自己的生命和熱情融入到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去。
其二,要學習優秀的中外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經過艱苦的奮斗和探索總結出來的,廣大青年要不斷學習、深刻領會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新進文化和革命文化,又要學習借鑒吸收世界各國優秀的文明成果。要尊重文化差異,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同時積極吸收轉化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鑒中提升文化素養,不斷成長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
其三,要學習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廣大青年要懂得用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武裝自己,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增強創新能力,努力為我國科技事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力量。青年在增長本領的過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
最后,青年應不斷提升道德修養。道德修養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固本之基。新時代青年應該具備什么樣的道德品質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引導青年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個人價值追求,立志投身于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民族復興奮斗目標的家國情懷。守公德,就是要引導青年學生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個人價值準則。青年學生守公德,就是使用文明語言、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生態環境,就是助人為樂、遵紀守法,就是自覺遵循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嚴私德,就是要引導青年學生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個人價值內涵,嚴于律己,慎微慎獨,錘煉高尚的道德品格。
高尚道德品格的養成需從“五心”入手:一是報國之心。青年人要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志存高遠,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二是自強之心。青年人要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努力提升本領增長才干。三是奉獻之心。青年人要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實踐,形成感恩社會、回饋他人的社會責任感。四是律己之心。青年人要弘揚法治精神,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嚴守法律法規和政治紀律規矩,樹立廉潔自律觀念。五是平常之心。青年人要理性面對前進路上的困難和挑戰,要有苦中作樂的豁達,有自得其樂的心態,在戒浮戒躁中磨煉心性。“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從做好身邊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養,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自覺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聯系。青年應為國家作貢獻、為人民做實事,把家國情懷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乘全面深化改革之機,積極探索、創新創業、邁穩步子、踏實做事,在篤行實干中推動社會發展。
四、結語
青年是關系國家前途與民族未來的繼往開來的群體,中國青年群像特點和氣質修養、創新程度、綜合能力都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四個自信”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和時代節點上,中華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青年的角色同樣具備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青年人的深情期待以及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令團學工作者更真切地意識到,做好青年工作的偉大使命和擔當,因此探究新時代青年如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及青年工作開展方式方法是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只有從學習根源上去塑造青年和提升青年自身建設,才能培養出敢打敢拼、敢創造、有擔當的時代主力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九屆青年論壇開幕式上的賀詞[N].人民日報,2015.
[2]鄧希泉.習近平青年發展觀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7.6.
[3]金德楠.略論習近平青年思想[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
[4]武中哲,張登國.青年干部的當代使命與人生價值[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基金項目:該文系共青團河南省委2019年度專項調研課題成果,課題級別:共青團河南省委2019年度專項調研課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名稱:探究習近平新時代青年如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及青年工作開展路徑的方式方法研究,課題編號:QSNYJ2019356。
作者簡介:崔伍萍(1986—),女,漢族,河南封丘人,高校講師,研究方向:學校學生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