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雄 沈慧 魏玉蘭
摘 要: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關于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受到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筆者與課題組成員通過調查成都市部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中職學校”)發現其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普遍存在認識不清晰、學習形式單一、制度不健全以及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本文提出了創新學習形式、拓展學習模式與空間、建立長效體制機制等建議,以期為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路徑探索和借鑒。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一、引言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這一“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1];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再次將“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作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工作[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報告中也提到“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1]”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具有鮮明的自身特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推動的背景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要明確自身的優劣勢,揚長避短,通過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來應對新時代的新課題、新要求、新挑戰。
二、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義
(一)中職學校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的有效途徑
目前,世界呈現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三大”態勢,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創造力影響競爭力,給我國發展帶來極大挑戰。在我國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社會轉型關鍵時期,職業教育面臨革命性變革,中職學校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重大時期。如何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動搖這一根本前提下,適應新時代,貢獻新作為,牢牢立足自身特色,為國家產業發展培養相契合的高素質勞動者,這是教育組織的天然使命,也是中職學校的根本定位。中職學校黨組織是黨在中職學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兼具政治核心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和監督管理作用于一身。主要任務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學習型黨組織具有新理念、新態度、新思維方式,根據信息化時代的形勢變化,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以學習作為提高能力的主要手段,既具有傳統組織的等級權力控制特點,又具有新型組織的非等級權力控制特點的一種新型黨組織形態[3]。該組織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創新精神的突出性、極強的實踐性、學習機制的獨特性、更好的社會導向性等特征[3]。迅速適應時代發展,把黨組織建設成具有新思想、新知識和新經驗的學習型黨組織,是中職學校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知識、科技與高素質勞動者完美結合的重要途徑,是評判中職學校辦學目標與成果的重要依據,也是中職學校更好地履行社會使命的有效舉措。
(二)有利于加強黨組織建設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在“全黨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積極開展學習活動,努力“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4]。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基礎在各級黨組織。只有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學習型黨組織,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才能落到實處[5]。中職學校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培養著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在中職學校創立學習型黨組織有利于加強黨組織建設、建設學習型政黨。首先,中職學校黨組織是與廣大教職工、學生接觸最多、聯系最密切的黨的基層組織。從培養對象來說,中職學校學生年齡大多集中在16~18歲,正處在健全人格、樹立三觀的關鍵階段,尤其需要正確、先進、科學理念的引導。如何將其培養為適應時代和國家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伴群體的相互影響及教師的引導是兩個關鍵因素,這就需要在整個學校大氛圍中樹立積極正向的共同愿景,即建立一個求實創新、與時俱新的組織——學習型黨組織。
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現狀
近年來,中職學校黨組織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黨組織建設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通過充分查閱國內外文獻,筆者和課題組成員制作了調查問卷,對目前成都市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現狀進行了研究。調查問卷涵蓋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認識、個人參與情況、學習形式及成果、建議意見等方面內容。針對黨員干部、一般黨員和非黨員(群眾或無黨派人士)3個不同群體在學習型黨組織中的角色分工對問卷進行分類調整,最終制定了3份不同價值指向的調查問卷,并發布于“成都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調查問卷系統”進行網絡匿名問卷調查,所有調查結果實行全數據分析。為避免地區差異帶來的抽樣誤差,選取了一二三圈層6所中職學校:成都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成都石化工業學校、成都市建筑職業中專校、成都市禮儀職業中學、蒲江縣職業中專、金堂職業中學。最終回收匿名網絡問卷889份,其中黨員干部192份,一般黨員337份,非黨員360份,非黨員群體中群眾327人,其他民主黨派人士33人。
通過對有效問卷的統計分析發現,成員中黨員干部對于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認識較一般黨員和非黨員普遍要全面深刻,能及時主動學習黨組織建設最新理論和成果,具有全局意識,個人參與率較高,學習形式多為個人自主學習和支部統一線下學習,后兩者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則主要關注個體學習的隨意性與學校能給予的支持度。在意見收集的開放試題中,黨員干部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感受提出了關于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建議,在學習內容方面,可在廣泛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精選;在學習形式上,采用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提供更多的培訓、專家講座及外出調研機會;在學習制度方面,建立專門的學習平臺,并呼吁更多的財政政策支持。
對一般黨員而言,學習活動無規劃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上級有要求,個人來應付,上級沒命令,自身不主動,學習活動按照上級要求呈現運動化傾向;而非黨員群體對基層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關注度較低,缺乏清晰的定位和認識,個人參與率也遠遠低于黨員干部和一般黨員。一般黨員和非黨員群體一致認為在組織學習氛圍影響下,個體的學習意識有一定提高,但實效并不明顯。具體表現為:①個人素質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沒有多大變化”;②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的認同度較高,但學習主動性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可以得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并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此外,89%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形式單一,缺乏亮點;自身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中起的作用不大,沒有擔負起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主要由于教學任務繁重,領導不夠重視,工作壓力大。
綜上,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具體表現為如下4點:其一,認識不清晰,中職學校師生黨員因為受到職業限制,大部分時間和經歷需要花在教學、專業技術學習上,對黨的理論學習多是被動參加,主觀意識上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其二,學習形式單一,目前,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的學習較普遍采用學習文件精神,貫徹會議和講話精神等形式來充當學習載體,且多為線下學習,學習形式、學習內容呈現單一化態勢;其三,相關制度仍不健全,考評制度和激勵制度有待加強,制度的保障作用和約束作用發揮不明顯;其四,學習效果不佳。學習成效的全面體現重點在于組織內部的實質性變化。在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踐過程中,仍存在只注重活動開展多少,會議舉辦多少,以多少為評判標準,而忽略學習本質的現象。且理論學習與實際脫離,突出表現為知識對實踐的指導差,難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服務實際。這種學習和實踐上的錯位,不能增加中職學校黨員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效果。
四、改進和完善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建議
(一)創新學習形式,拓展學習模式與空間
1.建立專門學習平臺-CPR系統
CPR系統,即“校園資源計劃”(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是構建各種教學和管理資源的平臺,可以實現平臺間的資源共享共建、信息維護的全員化和管理效率的最大化[6]。CPR系統的集成化、動態化、唯一化、標準化和程序化等特點有利于高校有序、高效地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行之有效的途徑[1]。中職學校具有突出的課程資源優勢,利用信息化時代的新媒體平臺,實現多樣資源的線上線下同步共享,將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最大化發展。目前,CPR平臺中的OA辦公系統和學生管理系統在中職學校中被廣泛應用。CPR平臺可實時持續地提供學習資源,有助于先進學習理念形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成員的創新意識。需要注意的是CPR平臺是為進行有效的管理而開發的,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有共性,也存在差異。在應用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其一,連續性原則,即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并不僅限于某一特定、固定的場所和時間段,而是隨時隨地;其二,核心性原則,CPR平臺集成各種功能的系統,要注意各個系統之間的差異,如有的系統知識涵蓋專而精,適用于深度學習,但大部分系統則更傾向于進行碎片化學習;其三,共享性原則,CPR平臺作為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信息資源平臺,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資源最大化共享。
2.拓展個性化學習空間
不同中職學校間存在共性與差異,故在學習型黨組織的實際建設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依據黨組織不同群體和個人,提供相適應的需求和服務,探索有效學習方式。具體可參考以下幾種形式:①利用學習沙龍、講座等開展線下“共享性學習”,分享黨章、黨規、系列講話及時事熱點;②利用“微博熱”“手機控”等開展“自主性學習”;③開展案例教學、課題調研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習;④注重開展培訓交流工作,根據不同人員專業特性開展對應交流活動,積極承辦、參加諸如黨史著作品讀會、黨史知識競賽活動;⑤在特色載體中學習,如蓉城e家、學習強國、易班網等。
(二)建立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長效體制機制
1.健全領導機制,加強中職學校黨員干部教師隊伍建設
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是全體師生黨員共同學習、共同參與建設的組織[6]。學習型黨組織不僅包括組織的學習型,還包括黨員的學習型、黨員干部的學習型[7]。在學習型黨組織的建立過程中,必須充分激發、利用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領頭羊”作用,發揮“榜樣”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驅動中職學校黨組織內部廣大師生黨員的主動學習,將其轉變為“學習型黨員”,并最終推動中職學校黨組織向“學習型黨組織”轉變。從“學習型黨員干部”到“學習型普通黨員”,從“個體學習型”到“團隊學習型”,從驅動學習到自主學習,不斷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實現黨組織內部黨員干部與普通黨員,黨員個人與黨組織的同步成長,共同超越,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核心領導作用。
2.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培育學習機制
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核心以“學習”為主,“以馬克思主義學習型黨組織為建設目標”[8]。在學習型黨組織的創建過程中,中職學校黨組織要鼓勵廣大師生黨員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時刻秉持“終生學習”的信念,以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第一,要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堅持自主學習并不是等同于自己學習和封閉學習,黨組織成員之間要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還需做到溫故而知新,通過反思來升華學習內容,進而把這種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種習慣和要求。第二,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要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要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做到學習內容具體化、生動化,以學促用,內化于心。教師要不斷滲透思想教育,化有形為無形,春風化雨地感召學生和同伴全體。
3.完善評估、激勵機制,增強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師生黨員適當充分的學習動力直接關系到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最終成效。因此,需要完善的評價考核制度來監督,將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有機結合,促進黨組織成員創先爭優;同時,合理的外部激勵機制對成員學習動力提高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的前期創建過程中,外部激勵是必須和必要的。前期的外部激勵能使黨組織學習要求內化為黨員干部和師生的自覺行為,促進師生黨員自主學習。
4.加大智力、財力支持,健全保障機制
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的智力和財力保障。為此,中職學校黨組織的各級組織都要充分重視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工作,
建立常態化、多元化的黨組織成員培訓制度,加大對黨員干部和師生黨員的培養力度,使日常學習、繼續教育(在職學習、脫產學習)和短期集中培訓有機結合,為中職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要有專款專項長期支持校園學習陣地、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建設,支持師生黨員開展專項課題研究。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智力和財力保障機制,為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深入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性保障[7]。
參考文獻:
[1]冼梨娜.基于CPR系統的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
[2]段海超.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5).
[3]管明龍.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創新建設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8(3).
[4]礦難.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J].共產黨員,2009(19).
[5]王炳林.學習型黨組織的基本特征和建設路徑[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3).
[6]齊小萍,樊至光.“校園資源計劃”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2(5).
[7]何期,王勇凱.高校學習型黨組織長效機制建設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5(1).
[8]李九麗.構建高校學習型學生黨組織的原則和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成都市2014年度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4zz02。
作者簡介:馬雄(1961—),男,四川三臺人,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學本科,黨委副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