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騰 田發
摘 要:基于2008—2016年全國30個省市區的數據,分析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和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的綠色金融發展狀況。研究表明,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整體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普遍高于經濟高速增長階段,但發展速度卻較慢,甚至有所停滯。不同的是,中部地區的發展速度卻是突破了瓶頸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我國應借鑒中部地區發展政策,以推進全國綠色金融的發展,進而促進全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新常態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3-0060-03
一、文獻綜述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但近些年來經濟增長動力日趨乏力以致增長速度逐漸下降,生態環境也受到了不可忽視的污染。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給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持續的不良影響,也給政府機構留下了沉重的治理任務。與此同時,幾十年的高耗能粗放型發展方式致使我國的經濟資源被過度消耗,發展方式急需轉型。而綠色金融的誕生之初,正是為解決環境問題和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因此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綠色金融指標體系,有助于解決環境問題并促進經濟的綠色發展。
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來自于國外,國外學者大多以金融機構為評價主體來評價綠色金融的發展水平。早期綠色金融政策的實施部門主要集中在銀行,故學者們從銀行的角度去衡量綠色金融的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學者為Marcel Jeuchen(2001),他用問卷調查法,基于銀行業的環保態度,建立五個維度指標來評價綠色金融的發展水平。英國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心的Penny Street等(2001)基于物理網點、電子機具和虛擬銀行三種銀行渠道的節能環保績效指標去評價綠色金融的發展。此后,綠色金融普及到證券、保險和碳金融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層面,國際金融公司(2007)對小微貸款、綠色證券、綠色保險和碳金融的發展進行了調查評價。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嚴重的環境問題后,國內開始接納綠色金融發展理念。曾學文等(2014)在借鑒國內外對綠色金融測度的基礎上,按不同服務類型將綠色金融分為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綠色投資、碳金融五個維度去衡量綠色金融,并分析了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變化趨勢。邱海洋(2017)用政府環保財政支出、金融機構貸款數額占比、節能環保上市公司的融資額來表示綠色金融發展,并從廣義和狹義的角度實證分析了綠色金融的經濟增長效應。張莉莉等(2018)基于1 040家環保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來測算綠色信貸、綠色股票、綠色債券、綠色投資、綠色GDP等的發展,進而分析全國、省際和區域的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和效率。總的來說,綠色金融發展到現在,學者們大多基于金融機構服務類型和企業的角度去測算綠色金融發展水平,但都忽略了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對綠色金融發展的影響。本文基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和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分別測算東、中、西、東北地區①的綠色金融發展狀況,以探討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二、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測算及分析
1.測算過程。為測算不同經濟環境下全國30個省份(除西藏和港澳臺)綠色金融的發展水平,本文將分為兩個階段:經濟高速發展階段(2008—2013年)、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2014—2016年)。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下,本文在借鑒曾學文對于綠色金融發展水平評價的基礎上,選取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投資、綠色保險、碳金融來衡量綠色金融,其中對于碳金融的測度,借鑒朱婧等(2016)的測算方法來測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測算綠色金融綜合發展水平時,為消除數量級和量綱的不一致性,本文首先用極差化法處理原始數據,然后再用熵值法來測算綠色金融發展的綜合水平,具體指標衡量方法(見表1)。數據除綠色證券數據來源于Wind外,其他數據均來源于EPS數據庫,數據處理工具為Excel和Stata15,具體測算結果(見表2)。
2.測算結果分析。由表2的數據得出,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呈上升趨勢,2008—2013年各地區及全國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均值水平依次為東北(0.2395)、中部(0.1779)、全國(0.1640)、東部(0.1245)、西部(0.1718),東北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最高,但均處于較低水平,有很大發展空間。就增長速度而言,直至2013年環比增長速度依次為東部(19.19)、西部(13.56)、全國(12.86)、東北(12.21)、中部(9.79),這與“東部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戰略有關。在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綠色金融發展趨勢較為平緩,在綠色金融發展水平方面,2014—2016年各地區及全國綠色金融均值水平依次為東北(0.2491)、西部(0.2073)、中部(0.1997)、全國(0.1895)、東部(0.1516),普遍高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但均值增長速度與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相比普遍較低,2016年均值增長速度依次為中部(12.64)、東北(7.26)、全國(-0.07)、東部(-2.05)、西部(-5.71)。數據表明,中部地區綠色金融發展速度在高速增長階段排在最后,而在新常態階段超過其他地區甚至全國水平,而且中部地區已突破發展限制增長速度轉負為正。雖然就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來看,綠色金融發展呈增長趨勢,但近年來有所停滯。這表明,我國在進入經濟新常態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放緩,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經濟增長動力疲軟,僅靠投資和外需不足以拉動經濟增長,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和綠色產業的發展也受到限制,影響到綠色產業對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融資吸引力,進而影響到了綠色金融的發展水平。
三、政策建議
由上文分析可知,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后,綠色金融的發展有所停滯,但中部地區的發展速度卻突破瓶頸。因此,為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我國應將中部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政策適度地推廣到其他地區,以更好地推進全國綠色金融的發展。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政府和金融機構、企業等相互協作增加綠色投資以治理環境污染,如借鑒安徽省建設海綿城市以治理水環境污染,并用PPP模式進行融資。
2.借鑒湖北的綠色金融發展戰略,成立碳排放交易中心,推進碳金融的發展,減少大氣污染。
3.綠色信貸作為我國綠色金融最早出現的綠色金融工具,極大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我國應在開發綠色信貸產品的同時,借鑒江西等省多開發其他綠色金融工具,如綠色證券,支持符合綠色產業要求的綠色企業上市,進而開發綠色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 ?Marcel Jeuchen.Sustainable Finance and Banking: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R].London,2001.
[2] ?Penny Street,Philip E.Monaghan.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bank service channels:the case of the Cooperative Bank[M].Sustainable Banking:The Greening of Finance.Sheffield,UK,2001.
[3] ?Rachel Kyte.Banking 0n Sustainability:Risk Managementand Growth Opportunities[R].Environment & Social Development Dept,2008.
[4] ?曾學文,劉永強,滿明俊,沈啟浪.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程度的測度分析[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4,(6):112-121.
[5] ?邱海洋.綠色金融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38):53-59.
[6] ?張莉莉,肖黎明,高軍峰.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水平與效率的測度及比較——基于1040家公眾公司的微觀數據[J].中國科技論壇,2018,(9):100-112.
[7] ?朱婧,張靜,付云鵬.“綠色經濟”視域下黑龍江省碳排放量空間計量分析[J].科技通報,201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