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雄
摘要:全面預算因其顯著的管控與引導優勢,在我國施工企業中廣泛采用,但實施效果卻差強人意。本文主要從全面預算管理執行的必要性出發,結合發展現狀中的不足,給出了若干提升建議,旨在有效推動施工企業管理水平與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關鍵詞:施工企業;全面預算;意義;缺陷;完善措施
一、全面預算管理在施工企業中的應用
全面預算是指依據企業的運營目標以及規劃所編制的財務、經營以及資金相關的年度計劃,并以貨幣或其他有效形式表現出來,從而更完善的開展日常運營工作。全面預算還能為企業未來經營計劃與相應的財務活動進行有依據的預測,這也涉及到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需要基于企業某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目標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掌握,以便清晰的掌握企業資金狀況。而全面預算在施工企業中的構建難度更大,一方面,因為施工企業工程的不確定性更高;另一方面,市場價格波動將較大程度的影響到施工企業人力成本與材料費用。因此全面預算在施工企業中構建就需要應用動態的思維,提前對成本與市場的波動做好相應的預測。
施工企業構建全面預算能有效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以及企業運作效率,是施工企業強化市場競爭力的有力管理體系,其優勢與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全面預算使收入、成本等管理目標清晰確定
全面預算在施工企業內部構建過程中可以明確、充分的掌握企業每個環節的運作情況,從而以企業現狀出發分析資源狀況與發展條件,使施工企業長遠規劃與戰略方向更加清晰、確定。全面預算還有助于施工企業中收入、成本、利潤等管理目標更加具體、可實現,引導企業每個發展過程中的經營依照規劃執行完成,最終實現企業既定的經營目標。
(二)全面預算促使企業內部協調能力增強
全面預算的職能發揮不僅僅局限于財務部門,還可以在財務以外的部門進行全面的統籌安排。其作為企業內部核心的協調機制,全面預算的運作突破了部門的約束,在構建與執行過程中使施工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開展有效的溝通與信息流轉。部門內的信息傳遞通過全面預算相互交換,并找出問題所在積極消除與解決,同時發揮各自職能達成企業計劃。
(三)全面預算管理是施工企業有效的管控措施
施工企業的日常經濟活動可以通過全面預算來完整、清晰的掌握。當每一項階段性施工任務完成后,將該項目開展前的預算指標與實際各項費用進行對比,分析出指標的完成情況。尤其是超出預算范圍的費用支出,要找出根本原因并及時調整改善,為下一階段的預算做好管控依據。這個過程使施工企業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關注重點問題與方向。
(四)全面預算有助于企業的內部績效考核
全面預算目標為企業各部門、各下屬單位確定了績效指標,也即明確了各部門和下屬單位的奮斗目標和責任,通過特定期間的實際結果與預算目標進行對比,可以對管理者的績效進行評定和考核,評定和考核的結果作為公司進行獎懲的依據。
二、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編制的現狀
(一)全面預算為核心的考核體系有待完善
當前我國施工企業內普遍存在重編制而執行力度不足的情況,這使得全面預算的職能無法充分、完整的發揮出來,也就失去了編制的意義。部分施工企業盡管已經具備了完善的預算體系,但在實施過程中各個部門配合不到位,數據上報與現實有差異等情況時常發生。究其原因還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預算執行監督評級制度,這種情形之下執行的全面預算偏差大且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導致預算規劃與現實情況相差甚遠。當全面預算沒有相對應的考核機制相配合,就無法在執行過程中對相關部門與個體產生有力的硬性約束,權威性與制度性的缺位使全面預算在企業內部流于形式。
(二)施工企業部門間缺乏配合度
全面預算是涉及到企業內部每個部門、運營環節的企業戰略管理體系,其集合了規劃、執行、引導控制、評價等職能為一體的,且需要企業全員參與的,全過程、全方位預算過程。單個的部門與員工個體是無法完成的,需要調動部門之間與部門內各個崗位、個人的積極配合與協作。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全面預算由財務部門或某個部門發起、執行與過程監督,與全面預算全員參與的理念相背離,僅僅是構建了形式上的預算體系。加之部門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形成獨立的信息孤島,使財務部門編制財務預算的時候缺少真實數據的支持而缺乏科學性與可操作性。最后,若財務部門人員配備短缺,全面預算還將極大的增加財務部門工作量與工作壓力,使日常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與干擾。
(三)全面預算編制與現實需要相脫離
貼合企業經營現實情況的高質量全面預算,可以促使企業更好的在市場環境下認識到自身的發展現狀,把握經濟與行業動態,做好相應的規劃壯大企業。但由于預算編制水平不足,無法準確的預測市場發展軌跡及自身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就開始盲目編制全面預算。尤其是對市場環境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缺乏動態的分析,導致了預算編制不合理、不可操作性,也成為了誘導企業發展偏離正確軌道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此以往施工企業將逐漸失去市場占有率與競爭力。
三、完善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預算編制的執行控制機制和監督機制
施工企業要積極改變以往過度注重編制過程而忽視實際執行的不足,將全面預算工作的執行過程與結果追蹤分析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此同時,還要依據現實情況來構建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保障全面預算的執行效果與預期達到一致。當全面預算編制完成后,依照各部門需要配合與協同完成的部分進行量化,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在預算期結束后開展相應的考評,尤其要注重將考評結果與部門以及具體崗位員工的薪酬績效結合起來,成為硬性考核指標,充分調動起企業內部的執行力、積極性與能動性。最后,將全面預算與實際效果結合分析,將重點放在較大差異的部分,找出最深層的原因,對下一期的預算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促進全面預算工作的先進性、合理性與科學性。
(二)推動全面預算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作
要想使全面預算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引導與管控職能,就補習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提高各部門的意識與參與熱情。尤其是企業負責人要在內部大力宣傳與推廣全面預算的優勢,讓企業全體員工都能意識到全面預算不僅僅是財務部門或某個部門的職責,還關系到各個部門與員工自身,需要依賴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對全面預算的各項指標的構建與調整提供專業建議。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在全面預算編制工作開始前就確定好各個部門及崗位的相關權責,使大家都能清晰的掌握自身應當承擔的責任,避免后期部門與各崗位之間的相互推諉,使全面預算推進受到阻礙。與此同時,明晰的職責區分還可以將全面預算的各個環節中的不同部門應承擔的責任完整、準確的傳達到相應責任體,促進了全面預算工作地合理性與全面性。
(三)規范全面預算編制工作,準確搜集市場信息
施工企業中全面預算是對企業將來一段時間內經營狀況與經濟效益的預測,并從當前現實情況出發為日常營運做出相應的規劃,因此,全面預算工作需要保障編制的合理性、可操作性與科學性。在編制預算目標前需要對行業市場動態以及宏觀經濟趨勢等因素進行詳細的動態分析研究,以此為依據對預算期間的企業發展做出準確的規劃。與此同時,還要結合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權責,調動發揮出其優勢,找準企業定位,使全面預算體系可以經受時間與市場的考驗,促使預算執行結果實現預期。
四、結語
全面預算是我國當前施工企業強化內部管控的有力機制,不但可以實現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還可以通過長遠規劃來防控企業運營風險,使施工企業內外部的利益關系實現最大程度的協調。鑒于此,施工企業應該積極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加入提高企業運作能效工作上來,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有發展活力與動力,創造出豐富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徐迎春.路橋施工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重點與難點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0 (09):106-107.
[2]吳濤.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 (03):100-101.
[3]祁新年.建筑施工企業項目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 (21):38-39.
[4]樊志麗.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新探索[J].四川水泥,2018 (10):165.